受“4·20”蘆山強烈地震影響,雅安市中心城區部分供排水管網受損,出現不同程度滲漏現象,導致部分片區居民用水保障受到影響。隨著震后科學重建大幕的拉開,該項工程的修復改造也隨之全面展開。
近日,羌江南路(三九大橋至少年宮路)供排水管道修復改造工程開始試探性挖掘。而此次改造,也是對中心城區現存水泥供水管全部進行升級換代的開始。
更耐用
水泥管將全部換為球墨管
“該路段改造將全部采用封閉性更好、更耐用的球墨管。”該路段現場施工負責人、市城投公司工作人員王云漸說,按照設計方案,該路段是此次工程中唯一還現存有水泥供水管的路段,而改造后所用的球墨管,不僅在使用年限上比水泥管更耐用,而且還可以有效避免水泥供水管容易出現青苔附著物的現象,從而提高供水質量。
王云漸說,使用球墨管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管道更新周期,還可以減少路面開挖、恢復等繁瑣過程,對提高城市的舒適度會起到無形卻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心城區的地下供水管網中,還有雅碧路、三九大橋至大興鎮,以及川農周邊等部分片區存在有水泥供水管,此次供水管網修復改造工程將對所有類似管道全部予以更換。
更科學
為發展預留10公分內直徑
為減少管道施工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壓力,此次全程約1.3公里的羌江南路供水管網修復改造工程共分為“三九大橋至綠洲路口”“綠洲路口至育才路口”“育才路口至少年宮路口”三個工作段。整個工期將從8月持續至11月中旬,其中管道鋪設所需時間為一個月,路面恢復時間為兩個月。
王云漸介紹,城市中的供水管網并非由規格大小統一的管道所組成,而是根據一段時期內,不同區域居民多少,以及用水量來決定。此次,供水管的直徑將在原有規格上多增加10公分,就是為了適應今后一段時期內雅安更加迅猛的城市發展勢頭。
在如何確保修復改造期間周邊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響上,王云漸介紹,由于此前埋設的管道上又增加了電力、網絡寬帶等管網,為降低工程風險,并縮短施工周期,因此采用了另行鋪設的方式,“直到新的管網鋪設完成,原有管網才會封管停止供水。”
隨著震后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的不斷加速,雅安市城市供水的環裝循環大動脈也正在建設之中,而這一工程的建設也于當前正在進行中的羌江南路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緊密相連。
市供排水公司提供的信息顯示,作為雅安市城市第二水源的南郊水廠備用水源工程已于去年4月中旬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以周公河為水源,建成后供水管道將沿公路至市區羌江南路進入城市供水系統,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