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盯準三要素 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須下苦功

時間:2013-08-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電子以整機為龍頭,垂直整合玻璃基板、驅動IC及面板等上下游環節;京東方積極與國內外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配套攻關

“所有的產業,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由大變強、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三個關鍵詞,就是產業鏈、價值鏈、勞動生產率。不抓住這三個詞,產業的轉型升級與核心競爭力就無從談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第27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座談會暨2013年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座談會上強調指出。

7月31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會同運行監測協調局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第27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座談會暨2013年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座談會,會議發布了第27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出席會議并講話,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出席會議并作本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展評述報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作2013年電子信息產業工作報告,會議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安筱鵬主持。

“兩鏈一率”提升核心競爭力

電子信息產業要實現轉型發展、加快由大變強,應該說,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我們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能夠保障產業安全的產業鏈。”楊學山表示,完善產業鏈,一方面是通過積極運作使得產業鏈之間的銜接變得更加有效,從而使成本進一步下降,效率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對于行業管理者來說,完善產業鏈始終應該牢記的是如何使電子信息產業不再受制于人。“不受制于人并不是說產業鏈上的所有東西都由自己生產,而是說我們有交換的手段,我們有談判的籌碼,使得這個產業的發展不是控制在別人手里。”

提升價值鏈被認為是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在內的中國工業發展的至關重要的舉措。蘋果公司在iPad的價值鏈中的收益占增加值的比率有50%以上,臺灣地區的代工生產企業只得到增加值的3%左右,而作為組裝工廠的中國大陸地區獲得的利潤就更加少得可憐。“不可否認,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處在價值鏈低端,但是這個狀態不能延續下去。所以,我們的企業要認真思考價值鏈問題。”楊學山說。

簡言之,提升價值鏈,則必須創立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全球價值鏈分工,主動吸納處于生命周期較早階段的產品,使自己在價值鏈中處于較高位置的環節。

“當前,面對國內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如果不提升勞動生產率,產業就根本沒有出路。”在談到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意義時,楊學山強調,“如果不提高勞動生產率,不降低成本,不使產品出廠價格低于行業盈虧平衡點的話,企業就無法生存。”

“說實話,這幾年來大企業的發展通常跑不贏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要解決這一問題,楊學山認為就需要加強創新,培育大企業,使大企業快速發展。同時,也要為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即為企業提供從風險投資直到產業成長的各個環節配套的、相互銜接的支撐。

“所以,我們的的確確需要從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楊學山總結說,無論從創新到產業發展,還是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拉動,我們都要形成一個真正的市場和政府的合力來共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轉型、變大變強。

百強轉型凸顯新趨勢

同期,第27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正式揭曉。華為連續5屆蟬聯榜首,聯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列第二、三名。海爾集團、中興通訊、海信集團、四川長虹、TCL、北大方正、比亞迪悉數躋身前十名。本屆百強企業的規模實力再上新臺階,主營業務收入19565億元,比上屆增長11.1%,占行業總量接近四分之一。

高素梅在發布會上介紹說,百強企業作為帶動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始終堅持創新引領、應用驅動和融合發展的指導思想,不斷深化技術和產品應用,積極拓展國內需求,引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為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產品和業務結構方面,百強企業積極推進集成化、平臺化、融合化和多元化,“產品+應用+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運營模式迅速發展,服務平臺的支撐作用日益突出;在市場結構方面,既加大鞏固外需市場力度,又努力開拓內需市場。不斷推出綠色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和貼近民生的電子信息產品。

其中,在產業鏈延伸方面,百強企業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和延伸,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業務協同效益及整體競爭實力。比如,中國電子以整機為龍頭,垂直整合玻璃基板、驅動IC及面板等上下游環節;京東方積極與國內外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配套攻關;大唐電信業務向4G網絡終端芯片領域拓展;華虹集團業務向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和系統應用領域延伸;晶龍集團打造從晶體生長到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建設的完整鏈條等。

刁石京在工作報告中,全面分析了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總結了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集中力量推動關鍵核心領域的技術突破;持續推進關鍵元器件國產化替代和整機價值鏈提升;加快推進信息消費終端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繼續推動國產自主關鍵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著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來自工信部辦公廳、規劃司、財務司、運行監測協調局、電子信息司、軟件服務業司及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部屬事業單位,電子信息產業相關協會的約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