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生活品質也得到長足提高。而這個時候,健康問題就將是我們非常注重的問題,目前一款可以附著牙齒上面的傳感器將或對不良生活習慣進行有效監控。
醫療傳感器節點與監護基站組成個人/家庭或者病房無線傳感器網絡,多個這樣的網絡可以組成社區或整個醫院監護網絡,甚至更大范圍的遠程醫療監護系統。首先,醫療傳感器節點采集人體生理參數,并對采集到參數簡單處理后,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直接或者間接逐跳方式把數據傳輸到基站上。監護基站對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后轉發給監護中心,監護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并及時對病人進行信息反饋。監護中心還可以采用多種方式(Internet,移動通信網絡等)進行遠程數據傳輸,與其它監護中心共享信息。
隨著技術的發展,無線醫療傳感器節點逐漸向多參數、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等方向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也將逐漸被實際應用于醫療領域。發展與組建具有智能化的病房與社區監護系統是當今國內外醫療發展的趨勢。
如今,ABI公司預測在2011年到2017年之間,可穿戴式傳感器這個市場將會以41%的年增長率增加,2017年,可穿戴式傳感器的數量將達到1億6千9百萬。而2011年的2.077千萬到2012年3千萬這個數字,僅僅比ABI2月份預測稍稍低一點ABI預測年增長率將在40%以下,2017年可穿戴式傳感器的數量將會達到1億6千萬。Collins稱這輕微的調整不是因為應用于健康方面的可穿戴傳感器市場減少,相反健康方面的市場還在增加,數量上的減少是因為醫療應用實際小于預期。根據ABI預測,2017年,在這些賣出的裝置中60%用于健身監測,23%用于老年人健康監測的裝置,7%用于遠程病人監測,剩余7%用于醫療護理監測實用
不過,今天在這里談到的一款傳感器設備雖然和醫療傳感器有一定類似,但它更多是作為一款預防作用的傳感器。臺灣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了一種能夠附著在牙齒上的傳感器,它能夠幫助牙醫對患者的口腔習慣進行監控,比如是否抽煙或者暴飲暴食。
這款小設備可被放置到假牙或是牙套當中。通過使用內置的加速度計,它能夠分辨咀嚼、抽煙、說話和咳嗽等不同的動作,準確率達到了94%。據開發團隊表示,由于這款原型機目前還必須通過外置電線連接電源,所以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開發出一塊內置充電電池,并加入無線通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