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們不遵醫囑,未能放棄吸煙或減少食量,醫生有朝一日或可通過鑲嵌在牙齒中的傳感器得知這些情況。這種傳感器裝在一個能植入齲洞的微型電路板上,它可以將有關嘴部運動的數據傳遞到智能手機上。
機器學習軟件可以識別頜骨運動模式,然后計算出患者咀嚼、飲水、說話、咳嗽和吸煙所花的時間。
這個裝置是國立臺灣大學的一些研究人員發明的。他們希望把嘴作為一個窗口來處理多種健康問題。目前,這種裝置可以裝在假牙或牙套上。研究人員計劃將它變得更小,以便把它安裝到齲洞或牙冠中。
研究人員說,該傳感器是一項頗有前途的發明。他們對8名志愿者進行了測試。這些志愿者的假牙上安裝了該傳感器的原型裝置。它識別口部活動的準確率高達94%。
該原型裝置通過一根外接的電線與電源相通。因此,研究人員還需要設計一個微型電池來取代外接電線。
英國普通牙科臨床實踐協會研究人員特雷弗·約翰遜說,如果這種裝置完成小型化和無線化,它是極有應用潛力的。他說:“它在牙科業中可能會有許多應用。例如,作為一種研究工具,用來監督患者,以及評估各種牙科干預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