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在美國的現狀就像國慶日那天晚上的焰火。美國人發明了太陽能電池,設計并改良了風力發電機;清潔能源大大抵消了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在2004年到2011年之間,該領域的投資增加了6倍。結果呢?美國還是在失去優勢。
去年,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投入首次超過美國。若統計在2006年之后安裝的清潔能源的生產能力,美國現在只能排到第十名;若統計過去5年清潔能源投資的增長量,美國連前十位都排不進。這種落后對美國會有很大影響,因為清潔能源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比想象中更大。2011年到2012年之間,太陽能產業新增工作機會的速度是其他經濟的6倍,經濟復蘇階段,新增的工作中,太陽能行業的貢獻也是最大的。
這些工作機會在地理上分布很廣,對工人的技能要求也相對靈活。美國急需對能源產業進行去中央化,而太陽能、風能和水利發電都能在當地收獲,促進當地企業型的、能帶來工作機會的經濟,這是去中央化最需要的。過去的幾大能源巨頭依賴化石能源,具有國家壟斷性質,現在能源產業的格局應該改變了。
一個風力發電機有6000多個配件,其中70%是美國制造,2011年,三個最大的生產風力發電機的廠家中,有兩個安家在普通小鎮上。還有第三家大廠也將落戶在小地方。而且這個行業中增長最快的不是在制造,而是營銷、銷售、貸款、系統設計、授權、安裝和維護,這些工作最大的好處是不能外包,因為它們依賴于與全國的消費者近距離相處。
美國不能承受失去清潔能源行業帶來的工作機會和經濟價值。多數競爭國家都已經立法,要求在一定期限之前,清潔能源占能源供應要有一定比例。美國聯邦政府也應該有一樣的野心,奧巴馬呼吁在2035年之前,全國清潔能源的供應比例應達到80%,但這目前只是總統個人的想法,還沒有任何立法措施保證美國能達到這一目標。
相關立法不僅對美國經濟有益,也能獲得廣泛支持。去年一項調查顯示,如果立法規定2035年之前清潔能源必須達到80%以上,美國人民并不在乎為此每年多支付162美元的賬單。調查也顯示,對不同政治陣營的人來說,清潔能源都是有吸引力的,這不僅能解決工作機會問題,還能確定美國在下一個決定性產業中的領導地位。隨著氣候變暖,自然資源會只會越來越匱乏。作為下一代清潔能源的領導者,能提供清潔、廉價的能源,能給世界人民提供最基本的電力和熱水,世界才會有能共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