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材產業闊步前行
目前,會昌縣的新型建材品種較多,主要包括蒸壓粉煤灰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頁巖燒結多孔空心磚、預拌混凝土、人造微晶石木地板等。近年來,會昌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培育了一批環保建材重點骨干企業,推廣應用高效、節能、降耗和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努力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新型建材產業逐步成為該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該縣新型墻體材料和預拌混凝土企業發展較快,引進了會昌縣天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3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年產1.2億塊蒸壓粉煤灰磚的生產線,總投資2.62億元;引進江西東升科技建材有限公司總投資8060萬元、年產2億塊頁巖燒結多孔空心磚科技建材項目。
新型建材的推廣使用,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據統計,會昌縣規劃區內工程項目新墻材使用率在90%以上;散裝水泥和商品預拌混凝土使用率在85%以上。今年上半年,該縣墻體材料企業共生產銷售7500萬塊標磚,節約能源4650噸標準煤;該縣共銷售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41477立方米,同比增長130%,使用散裝水泥13272.64噸,利用綜合廢棄物2737.48噸;節省袋裝水泥包裝紙79.64噸、包裝棉紗5.31噸,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03.52噸,電9.56萬千瓦時,減少水泥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530.91噸,實現綜合經濟效益85.54萬元。
產品推廣遇瓶頸
目前,會昌縣新型建材的主要消費市場還局限于規劃區,在進軍農村市場時吃了不少“閉門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縣新型建材產業的發展。新型建材具有多種優勢,推廣進農村,意味著農民建房可以用上優質、新型、節能的建筑材料,住上結構強、質量好、功能全的房子,同時,又可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為何農村市場對新型建材卻并不樂意接受呢?
“一磚一瓦的建材看似不起眼,可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后果輕則修繕房屋,浪費錢財;重則房倒人傷,后果不堪設想。我們村的人建房一直都是使用實心頁巖磚,感覺挺好的,用起來比較放心。對于新型墻體環保磚,以前村里沒人用過,我們也不太了解,不敢輕易使用。”在調查中,面對筆者“建房為何不用新型墻體環保磚”的問題,許多建房戶給出了相似的答案。
“我們的產品已被列入國家重點鼓勵推廣的新型墻體材料,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和營銷服務滯后,導致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還不高。目前我們正通過政府搭橋在各類市政工程中推廣使用新型墻材,不斷擴大產品影響力,樹立企業品牌,逐步提高市場占有份額。”會昌縣天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平飛告訴筆者。
“新型墻材質量輕,可以減輕對房屋的荷載和鋼筋的使用量,還有冬暖夏涼的效果。使用新型建材建設的房子既安全,還能節省建房成本,但是由于新型建材上市的時間比較短,消費者對產品的性能不能馬上體驗到。在選購建材中處于重要角色的建筑工匠,由于長期壘砌粘土磚、頁巖磚,已經習慣于舊有工藝,并不愿意鼓勵消費者購買新型建材,這些都是阻礙新型建材產品推廣的重要因素。”會昌縣城鄉規劃建設局技術員何躍先分析道。盡管新型建材產品性能優越,且節能環保,但是消費者的觀念轉變以及接受新產品需要一段時間。
政企合力推動產業發展
日前,會昌縣召開推廣使用本地新型建材產品流動現場會,13個政府部門、11個重點工程項目單位和9個新型建材企業深入到泰豐建材公司、中昌建材公司、貢江瀝青公司、天強建材公司和紅獅水泥公司現場,參觀新型建材企業的產品和生產線,了解新型建材產品的種類和優越性,研究推廣使用新型建材的措施。
據了解,為促進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發展,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和商品預拌混凝土,會昌縣采取宣傳、推廣、整治等多種舉措,著力為新型建材生產企業開拓市場服務,扶持企業做大做強。該縣因地制宜編制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和限制、淘汰實心粘土磚規劃,鼓勵幫助發展類的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積極申報進入省級目錄,推動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促使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逐步退出建材市場或轉產。
為了在農村推廣新型建材,會昌縣相關部門和新型建材企業共同發力。一方面,做好新型建材的需求供應、質量監督、價格調控等工作,切實提高產品質量,真正把符合農村建設規劃、質量性能有保證的優質新型建材送到農戶手中;另一方面,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理念,推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邀請消費者、工匠到企業實地參觀,現場體驗新型建材產品,了解使用新產品的優越性。同時,加強對工匠的培訓,提高工匠的節能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