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制造商改變模式 應對新需求

時間:2013-07-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傳感器/制動器在2005年度的市場規模為45億美元,ICInsights預測2006年度可望增長26%至57億美元,從2006至2010年度之間的復合平均年增長率可望達到21%,相比之下,IC在這五年內的復合平均年增長率僅為11%。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由于經濟形勢的不明朗、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生產成本的提高,一系列因素迫使著一些制造企業改變生產模式,使用機器代替人手生產,往后幾年,中國對機器人的需求將會到一個井噴的形勢。

在中國,2012年工業機器人銷量達26902臺,同比增長19.2%,產值達到90億元,加上配套產品產值為190億元。

2013年4月25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為期兩天的中國首屆工業機器人成果對接與交流會在風景秀麗的廣東東莞松山湖召開,來自全國各地50多家企業的業內人士參與了交流和研討。

在國家“863計劃”機器人主題戰略的帶動和支撐下,我國機器人在過去20多年間得到飛速的發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十二五規劃中,工業機器人研發比重占863計劃的27.59%。“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著重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實施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務機器人等科技產業化工程。研發智能化、機器人模塊化單元產品等重大關鍵技術,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香港科技大學自動化技術中心主任、教授,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澤湘預測,工業機器人的熱潮在中國能持續至少20年。2011年,富士康老總郭臺銘宣布,要在未來3年內用100萬臺機器人來替代生產線上的人力。除此之外,富士康還將專門成立機器人公司進行高端機器人研發和外購機器人的系統組裝,其100萬臺機器人將主要用在噴涂、焊接、裝配等工序上。

2012年的富士康的半年報顯示,富士康國際員工數量為7.55萬人,而2010年底富士康國際員工數量還有12.67萬人,到2011年底則下降至9.89萬人。

面對當前國內工業機器人形勢,李澤湘教授和王田苗教授都指出,創新和技術是發展的關鍵。他指出,因為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產業結構的升級、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市場的剛性需求等因素,國內的機器人產業將會迎來持續快速的增長的春天。機器人是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是品牌、效益的體現。當前我國的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性能比不上國外的產品,同時生產成本高,在市場難以爭取到自己的地位。

因此,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建立產業聯盟,共同提高企業機器人及其零部件的生產技術,打開市場勢在必行。

現在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雖然四大公司占得份額多,但是品牌效應尚未形成氣候。大部分廠商更注重使用機器人帶來的效益,而并不太關注機器人生產商,這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何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樹立企業品牌,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將是未來幾年生產商的重大考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