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硅晶圓業者綠能、中美晶于昨(25)日同步召開股東常會;同時對于歐盟對中國大陸制造太陽能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初步稅率11.8%表達看法。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大陸制造太陽能產品6月6日起至8月6日征收反傾銷稅初步稅率11.8%,與市場預估有所落差。市場聚焦“價量配比”機制與磋商,同時各業者對于稅率在2個月時間到期后能否上調是看法分歧。同時電池段報價漲勢暫歇。
綠能認為,下半年產品價格有約3-5%漲幅。該公司本不特意依賴雙反裁決而評估獲利,在訂單不是問題的情況下,主要仍是市場價格與成本能否以結構線新技術導入在第3季達成降低1成的目標。
中美晶看稅率有上調可能,并指出,隨市場動態,集團仍收過半仍以GWJ等半導體事業群為主,太陽能硅晶圓部分,第2季價格調漲幅度較小,跟隨在電池漲勢后,第3季漲價仍有空間。
綠能還指出,陸方已對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紅酒展開對抗雙反調查策略,甚至針對歐洲進口汽車等展開傾銷調查并持續關說,基于中國汽車銷售等市場龐大足以干擾歐洲出口數據,因此研判中歐之間應該有一個“圓滿的解決”,且不必過度期待稅率的可能調高。
就綠能年產能2GW目標與對應臺灣市場估約6-7GW客戶需求,綠能執行長林和龍強調,在出貨量第一季已是全世界第2,早先單價雖一直很辛苦,但“都沒休息”,且觀察陸資金緊俏對于小廠壓力,綠能產品價格在客戶需求推升仍有漲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