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明驅車到富民,尚未到縣城即可隱約看到山上或轉或不轉的風車,而從富民縣城沿著因風電場而加寬的道路盤旋而上,不用半個小時即可到達大風丫口風電場。
風力發電并網后對于枯水期用電緊張的昆明具有重大意義
走進風車,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這種高65米,槳葉長40.25米的風車塔轉動時帶來的動感,即便在幾十米開外的距離依然可以聽到槳葉轉動時發出的聲音。
測風一年確定選址
“大風丫口風電場位于富民與西山交界處的松子房山山脊上,場址為一條近似南北向的山脊,長6公里左右,基本沒有破壞性風速存在。”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一般情況下,氣象部門會通過衛星云圖圈出風資源豐富的地方,然后,在相關地點安裝測風塔,進行為期一年的持續測風,再根據一年的平均值來最終確定選址。
大風丫口風電場占地以旱地和林地為主,不會有因建設征地引起的移民。此外,云南鳥類遷徙路線主要位于滇東和滇西地區,而大風丫口風電場位于滇中,因而不會對候鳥產生危害,而在富民本地生活的鳥類無論在活動空間高度還是在活動的密度上一般也不會與風電機發生撞擊。
走進大風丫口風電場的中控室,可以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坐在電腦前監控著每一臺風車反饋回來的信息。不管哪一臺風車出現故障,電腦屏幕都會出現相應的故障標識。上述負責人說,風力發電前期投入比較大,而實際運行后對人員的需求并不多,基本是全程自動化。
緩解昆明枯水期用電緊張
總投資3.8億元的大風丫口風電場是昆明首個投入運營的風電場,其工程裝機容量33MW,年發電量7734萬kWh(度)。
由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另一個風電場馬英山風電場,在2012年12月全部機組成功并網發電。馬英山風電場的裝機容量40.5MW,預計建成后年上網電量8900.2萬度,與同等規模火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56萬噸(按發電標煤耗295克/度計),相應可帶來溫室氣體及其他廢氣排放減排效益。
而同樣在2012年12月投入運營的還有云南湘電眾佳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風力發電項目。項目位于富民縣羅免鎮百花山,投資總額4.25億元,項目建設總裝機容量49.5MW,可實現年發電量12782.5萬度。
“按照設計,已經投產的3個風力發電場可實現年發電量近3億度,我們來打個比方,富民全縣一天的用電量在150萬度,3億度夠全縣使用200天左右。”富民縣科學技術和工業經貿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都是昆明用電緊張的時期,雖然風力發電并網后不會專供某一個地方使用,但對于枯水期用電緊張的昆明而言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