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稱,重慶市第一個農林生物質發電廠——重慶豐都縣凱迪生物質發電廠將于近日并網發電。這是重慶市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重慶豐都縣凱迪生物質發電廠裝機容量3萬千瓦,總投資3億元。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可達2億度。由于采用稻草、秸稈、樹枝等農林產品廢料為燃料,每年可節省原煤約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萬噸。
重慶豐都凱迪發電廠總經理阮良威告訴記者,雖然農林廢料燃燒值很低,但發電廠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循環鍋爐,投資收益率不錯。該發電廠發的電將并入重慶電網,上網電價為0.4119元一度,加上國家新能源補貼,含稅電價每度將達0.75元。
在重慶市,2005年投用的同興垃圾發電場是西南地區首座生物質發電廠,每天可處理垃圾1400噸,發電30萬度。
據了解,市發改委根據全市各區縣農林生物質資源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了《重慶市農林生物質發電規劃》,規劃在全市建設26個農林生物質發電廠,總裝機容量63萬千瓦。按照“統一規劃布局、市場化建設”的開發模式,目前,已有多家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參與開發建設。
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批復重慶市4個生物質發電項目計劃,分別是重慶彭水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3萬千瓦),重慶秀山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3萬千瓦),重慶酉陽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3萬千瓦),重慶開縣生物質發電項目(2.4萬千瓦)。預計今年下半年,重慶市還將建成投產2個農林生物質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