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海上風電技術應重于規模

時間:2013-06-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過冬的時候應該抱團”,在此背景下,風電制造商應該與開發商、設備商、電網等各方面齊心協力,度過眼前的難關,謀求行業的健康發展。

6月19日至6月21日,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海上風電專業活動“2013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舉行。華銳風電、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中國風電集團、江蘇龍源等國內風電開發商悉數到場;來自英國、荷蘭等海上風電發達國家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展團亦不遠萬里來滬參展,共商海上風電發展大業。

行業前景總體向好

根據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形成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和服務體系;到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

在會上,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就海上風電行業的現狀、規劃、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根據最新的風能資源普查數據,我國5到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為2億千瓦;5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為5億千瓦;此外還有部分潮間帶資源,深海風能資源也比較豐富。

風電電價政策亟需明確

易躍春指出,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合理的海上風電電價政策,電價政策亟需明確”。易躍春在會上透露了一個好消息,“海上風電電價有望提高到一分七甚至兩分錢”,如果實現,就能達成2015年前的規劃目標,有利于促進行業更好地發展。

除了電價,嘉賓們還就行業發展中涌現出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琦表示,“風電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困境,做得越多,虧得越大,如果持續下去,行業將面臨崩潰”。他不客氣地非點名批評了同行華銳風電,認為“行業參與者良莠不齊,盲目投資,一味追求規模、市場地位和排名,產值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全球第二”,自身的能力和條件卻還不足以支撐起這樣的地位。

對此,華銳風電副總裁陳黨慧認為,目前風電行業面臨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產能釋放正好遇到了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于是雪上加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