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又一“光伏”誕生?十余省市大手筆籌劃機器人產能

時間:2013-06-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被普遍看好的朝陽產業面前,我們從不缺少“大煉鋼鐵”般的熱情!

眾多企業紛紛殺入,資本市場持續追捧,尤其是各地政府熱情高漲,推波助瀾……對這個被普遍看好的朝陽產業而言,這一切是何等的似曾相識!

1500億元!

這是西南工業重鎮重慶為當地正在規劃建設的機器人[1.76%資金研報]產業基地喊出的目標,而其口號則是:打造“世界機器人之都”。

對一個剛剛起步的朝陽產業而言,地方政府的給力當然是好事情,可問題是,打算這么做的,并不只重慶一家:沈陽撫順新城號稱要建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預計年產值500億元;山東青島新區更是規劃1000畝土地,欲打造北方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此外,上海、武漢、徐州等多個地區也都在紛紛上馬或規劃自己的機器人產業園……

而在資本市場上,機器人已然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概念之一,用工成本的提高、制造業的轉型、第三次工業革命等,成為鼓吹機器人需求井噴的常用論據;眾多企業,不論是業內的還是業外的,都紛紛揚言欲分一杯羹:富士康早就聲稱要打造一支百萬機器人大軍,甚至連大陸最大的飲料企業娃哈哈,也來湊機器人產業的熱鬧……

又一個朝陽產業

毫無疑問,機器人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不久前發表了廣受關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在交織著現實敘述與浪漫預言的這篇報道中,作者認為,機器人將與3D打印、新材料等結合,推動制造業大轉型。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顯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區域市場,近5年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增長了2倍;據估計,中國未來3年內的機器人安裝量將再翻一番。如果考慮到機器人最終將進入醫療衛生、生活服務等領域,其發展前景更是難以估量。

這樣一塊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產業界和資本界的目光,也讓各地政府發現了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機會。初步統計,目前,全國正在建設的機器人產業園已達十余處,擬建設的更是不勝枚舉。這些產業園占地面積一個比一個大,規劃產能一家比一家高,粗略估算,規劃總產能已達數千億元之多。如此大的手筆,各地政府究竟是怎樣打算的呢?

《中國機電工業》了解到,上海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聚集區,但上海的機器人產業眼下基本由跨國公司主導,本土企業還很弱小,發展環境也存在一系列缺陷。目前,上海發育出了30多家本地的中小型機器人企業,但絕大部分只能背靠跨國公司做下游配套,具備整機量產能力的鳳毛麟角。

國內機器人產業受制于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難以“自主”;因此,上海方面希望先建立產業化平臺,扶持自主品牌整機企業,以規模化應用帶動持續研發,尋求技術突破。對于機器人技術,上海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有一定研發實力,不過這些研發很零散、不連續,且局限于實驗室;而有影響的本地大企業對自主研發熱情不高,目前在做產品自主研發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業,盡管發展勢頭不錯,但關鍵部件幾乎全靠進口。因此,上海迫切需要建立大型整機企業來牽引產業鏈,有效整合國內的各方力量,推動機器人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實現突破。建設機器人產業園將有助于這些工作的開展。

而號稱要打造年產1500億元的“世界機器人之都”的重慶,則有著另一套方案。

“我國工業機器人運用最為廣泛的行業集中在汽車工業和電子制造業,這兩個行業的機器人運用共占據了59%的份額,而這兩個行業恰恰是我市近年來發展最為強勁的行業。重慶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至少能達到100億~200億元。”重慶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透露。

據了解,為了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重慶將專門成立一個機器人協調領導辦公室,并組建一個由研發、制造、應用等產業鏈上各單位構成的行業聯盟。此外,還將提供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助推重慶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在產業布局方面,重慶將打造“一個基地、三個功能區”,按照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種功能規劃產業園區,“一個基地”即整個重慶機器人產業基地,“三個功能區”即兩江新區為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為服務機器人功能區,璧山工業園為特種機器人功能區。

然而,據記者了解,并非所有打算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地區,都像上海、重慶這樣有著清晰、具體的規劃,大部分產業園的規劃仍處在研究當中。

產能過剩隱憂

有趣的一點是,在眾多機器人產業園的自我描述中,均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段話:“據IRF(世界機器人聯盟)預測,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將為3.5萬臺以上,比2011年增長60%。到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20萬臺,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

也正是在這樣的預期下,各地紛紛開始籌建機器人產業基地,都不愿錯過又一個可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而按照目前已經公布的各地規劃的機器人產能目標,已經基本與2015年全球的總需求規模相當。可到目前為止,全球前四大機器人廠商中,甚至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這不免令人聯想到風電、光伏等近年來迅速成長,又迅速跌落的新興產業。以光伏為例,幾年前,在對這一新能源美好未來的鼓吹和追捧下,各地興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光伏投資熱潮。數據顯示,彼時,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幾乎都把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發展的新產業;600個城市中,有300個發展光伏太陽能產業,100多個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金融危機的來臨,歐美“雙反”的“外憂”與產能過剩的“內患”在不期中交織,曾經風光無限的光伏產業急速墜入嚴冬,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暴跌,全行業陷入了虧損的泥潭。從無到有,由弱至強,然后從高峰落入低谷,再艱難重啟,不到10年時間,光伏產業完成了一個傳統制造業需要幾十年才能經歷的輪回。

而今,機器人產業又站在了發展的起點上。盡管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新興產業都會經歷野蠻生長的初始時代,重復建設和一窩蜂現象難以避免。然而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朝陽產業過山車式的發展之后,我們是不是可以期許,機器人產業將不會再走光伏的老路,并獲得良性的成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