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究的軌道交通高性能減振道床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特高端項目,6月9日在洛陽通過技術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減振降噪居國際領先水平,屬世界首創,為軌道交通在精密儀器實驗室、醫院、學校和文物保護等特殊地段減振降噪提供了技術保障。
據介紹,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遇到的突出瓶頸問題是軌道振動和噪音污染,而軌道一旦投入使用,后期改造費用高且難以根除。2007年,北京地鐵5號線部分地段減振改造,僅材料費就耗資5000余萬元。此前我國軌道交通高等級和特殊路段減振措施主要依賴進口,隔振效果好但列車內外噪聲增加,投資巨大技術受制于人。同時,我國城市軌道減振降噪領域也缺少行業標準及規范。
為此,世界知名軌道減振降噪專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王安斌博士帶領團隊正式將該課題立項研究,先后突破了非線性剛度、動力減振器、道床隔振墊隔振和系統參數匹配設計等關鍵技術,形成了非線性可換式道床隔振墊與扣件的組合結構設計、可拆卸式結構設計與安全性匹配設計技術、建立填補軌道行業空白的系統性能評價方法等創新點,申請了擁有3項發明專利的9項專利,終于建成了性能優于進口產品,價格卻只有其一半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減振道床系統。
鑒定專家認為,該高性能減振道床系統不僅減振效果好,而且降噪指標顯著優于進口產品,精度高、安全性高、造價低、隧道與高架橋等特殊路段均可方便安裝、鋪設速度快,又具有可更換性,滿足了我國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鐵路等軌道交通領域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