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到紐約的科技雜志編輯蘇珊娜·笛福雷剛進入旅館安頓就被搬運行李的服務生迷了眼,甚至跟上司告了假,只為圍觀這個搬運行李的服務生。但是,迷倒女編輯的可不是什么肌肉帥哥,而是旅店專門配置的“行李機器人”。在這家叫做Yotel的新概念旅館的大堂,名為Yobot的機器人低調地背對著旁人,一言不發地揮舞著長達3米的機械手臂,靈活地在玻璃隔斷的行李間里117個儲物柜之間移動。
這個不會花言巧語的行李員頗得客人歡心,不管是手提電腦還是金銀珠寶,有機器人看著很放心。即便沒人給它小費,也不妨礙它勤勤懇懇地每天工作24小時,一句怨言也沒有。
比如,在這家旅館的一層大廳,既沒有服務經理幫客人辦理入住退房手續,也沒有笑臉盈盈的門童跟你打招呼。大廳里只站著ATM機一樣的一排服務器,閃爍著屏幕歡迎你,邀請你像在銀行取錢一樣,在自助服務機上辦理住宿手續。與此同時,大廳的系統會代替門童,自動播放早已準備好的“歡迎光臨”錄音。
這可不是一個輕松的差事。負責設計Yobot系統的美國工程師約翰?弗萊普說,過去機器人大多是在工業環境里搬送工業原料,偶爾做些點焊之類的作業,可昔日大老粗到了精致細膩的酒店,就得處處小心,就像是“把機器人裝進玻璃瓶”。
這樣的旅行讓笛福雷激動不已,“恨不得鼻子緊貼著玻璃門仔細觀察”,可是,同樣是科技專欄作家的艾依莎?卡納和帕拉?卡納就并不高興。縱使這個機器人旅店萬般好,卻依然讓他們憂心忡忡。
“想象一下,在這樣的地方,除非你能碰上同住一家旅店的客人,否則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他們在文章里寫道,“也許世界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不會成為一個凄涼冷清的地方,但是機器人會搶了人們的飯碗,失去了工作的人們,到時候又該去哪里呢?”
的確,不再需要服務員的旅館,一切都有機器人打點。房門鑰匙會通過自助服務機傳遞到你的手上,也不需要服務生帶著客人走上樓,電梯會帶他們直達住宿的地方。
就連你想打掃房間,都不再需要呼喚大樓角落的清潔工,圓盤形狀的清潔機器人會第一時間趕過來。它們就像小孩子的電動小汽車一樣,甩動著圓盤下方的清潔海綿條,嗡嗡地在房間的地板上來回打轉。
這么說來,雖然機器人也許會帶來舒適的服務體驗,但這趟未來旅行恐怕難逃孤獨的命運了。想想看,一個人坐在這樣的旅館里,被忙著工作的機器人包圍,唯一能與你聊天兒的也許只有電波另一端的朋友,哦對了,那也要捧著一塊冷冰冰的手機,遠距離交談。
看來,如何更好地迎接這樣一個科技未來,怎么做才能在一個與機器人共存的世界里生活,是該好好思考一下的問題了。
不過照目前的情況看來,藝術家們已經開始用最淳樸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了。美國概念藝術家麗薩?列維就專門扛著攝像機跑到Yotel,搬了把凳子坐在Yobot工作的行李間里,一臉認真地向揮動著機械臂工作的機器人征求意見:“嘿!你看起來有點疲憊啊,發生什么事了嗎?旅店里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人跟你交心,你是不是感到非常孤獨?”
可是,機器人顯然沒能幫上她的忙,對她的關懷也不感興趣。在這間小小的行李室里,它繼續發出嗡嗡的運轉聲,高高舉起機械臂,來回往復,自顧自地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