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生物傳感器用于病毒檢測,MITSUMI將在3-4年內投產

時間:2008-03-0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該公司展示的CNT-FET是將在硅底板上通過CVD法形成的直徑1nm單層碳納米管作為通道使用。

編者按: “2008年三美電機展(MITSUMI SHOW 2008)”上,展示了采用碳納米管FET(CNT-FET)的生物傳感器。該產品為與北海道大學共同研究開發。除了與現行的酶聯免疫法(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相比能以高出3~4位數的靈敏度檢測出病毒外,還可用作“當場檢測”的便攜檢測工具。“設想用于禽流感和瘋牛病(BSE)等家畜感染癥的檢測”。目標是3~4年以內投產。 該公司展示的CNT-FET是將在硅底板上通過CVD法形成的直徑1nm單層碳納米管作為通道使用。在柵電極上預先附著特定的病毒抗體,病毒抗原接觸柵電極時與抗體結合。通過CNT-FET的閾值電壓變化把此時的柵電位變化檢測出來。病毒抗原與抗體結合時的閾值電壓的變化量高達數伏,靈敏度非常高。 雖然作為通道使用的、連接源極和漏極的單層碳納米管的根數控制比較困難,不過此次的生物傳感器的動作原則上與根數無關。“雖然根數不同會引起源極和漏極間的電流不同,但病毒抗原與抗體結合時的閾值電壓的變化量不依賴于根數”。不過,1根和2根等根數少的情況效果最好。因為單層碳納米管除了具有半導體的特性外,在某些情況下還會顯示出金屬的特性。而根數增多的話,表現為金屬特性的單層碳納米管就會增加,從而漏電流增大等,導致晶體管特性產生變化。 此次的CNT-FET是在半導體器件“接近量產的環境下試制的”,目前開發工作已經超越實驗階段,進入量產準備階段。今后,將考慮與醫療、食品領域的企業合作,探討作為何種性能指標的檢測工具進行投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