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要把一些確需審批但由地方實施更方便有效的投資審批事項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機場擴建等投資項目審批或核準權下放給地方。隨著審批核準權的下放,地方政府將迎來城市基礎建設的又一波熱潮,其中城市地鐵項目進度將明顯加快。但是,去年年底深圳地鐵無線信號控制系統(CBTC)受Wi-Fi干擾逼停事件猶言在耳,在新的地鐵建設高潮逼迫下,地鐵無線電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
地鐵審批權下放的投資效應
隨著審批權的下放,投資額巨大、對城市經濟帶動影響深遠的城市軌道交通將向更多的二三線城市擴散。目前,全國已有35個城市“結緣”地鐵,其中,15個城市已開通地鐵,其余20個城市尚處建設或規劃中。施工建設的地鐵線路超過70條,總投資額達8000多億元人民幣,再加上已經獲批的項目,總投資額達1.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隨著審批權下放,像南通、唐山、洛陽、煙臺、包頭、呼和浩特等二三線城市也有望加入地鐵建設的大軍之中。
目前,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平均每公里建設成本達5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50年,我國將有229個城市發展軌道交通,線路將增加到289條,總里程數將達到11700公里,總投資將達到5.85萬億元人民幣的巨量規模。
地鐵夢的興起,在帶給經濟、社會正能量的同時,也增加了地鐵安全的風險,其中地鐵無線電安全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隱患。
地鐵無線電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2012年11月1日,深圳地鐵蛇口線發生多趟列車因乘客手持的便攜式設備Wi-Fi信號干擾而發生緊急制動停運事故,輿論一片嘩然。地鐵無線電安全隱患的曝光,也使學術技術界和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紛紛行動。2013年1月13日,“2013城市軌道交通無線CBTC信號系統抗干擾技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議上專家們認為,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當前發展的主流方向是新一代基于無線通信的移動閉塞(簡稱CBTC)信號系統。但是,CBTC系統大多采用2.4GHz頻段組建無線局域網進行數據傳輸,與城市Wi-Fi無線網絡共用同一頻段,隨著信息量的快速提升,列車CBTC信息系統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干擾挑戰,如何提高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抗干擾能力將是關鍵。但是,在現用的2.4GHz公用頻段上改進并非長遠之計,應向國家申請地鐵專用頻率。
地鐵無線電干擾安全事故也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視,2013年2月5日,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赴上海市調研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系統(CBTC)受無線電干擾情況。在聽取有關匯報后,劉利華強調,從長遠來講,解決CBTC干擾問題需要規劃專用的頻率,同時統籌考慮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頻率需求;在近階段,要組織力量分析、探討各種不同CBTC技術體制和無線部署方式的抗干擾機理,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現有系統的增強抗干擾能力的措施。同時,要求無線電管理機構、技術研發部門密切配合軌道交通公司,加強相關技術研究,為提高軌道交通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運行作出應有的貢獻。5月8日,劉利華又到江蘇調研南京市軌道交通運行控制中心及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要求各單位進一步完善干擾分析工作,盡快提出軌道信號控制系統抗干擾措施及專用無線電頻率規劃。
但是,任何新的無線電技術及使用頻率的更改,都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壓力。據悉,由國外引進的CBTC系統成本為每公里800萬~1000萬元人民幣,約占地鐵建設總成本的1.6%~2%。如果采用新的無線電技術或更改頻率,其技術改造成本約為CBTC系統原成本的30%~50%,即平均每公里地鐵增加CBTC系統改造成本將達300萬~500萬元人民幣。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長度總規模約1980公里,采用CBTC系統的約占80%,那么總的CBTC系統改造成本將達到48億~79億元人民幣,還不包括地鐵中的工程成本。如果新的地鐵建設仍沿用現在的CBTC系統,那么改造成本將隨之增加。另外,任何新技術的采用都需要經過研發、試驗、評估以及線路試用等階段,有專家稱,無論采用哪種改造方案,如達到地鐵正式運行的水平,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由此可見,雖然各方都在呼吁盡快解決地鐵CBTC系統引起的無線電安全問題,但由于技術、頻率資源以及增加成本等原因至今沒有實際性的進展,地鐵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加強無線電監管乃當務之急
針對地鐵CBTC系統的無線電安全問題,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深圳地鐵安全事件發生后在全國立即啟動相關調查,在匯總研究各城市地鐵應用CBTC系統現狀后,已安排相關部門開展我國地鐵頻率需求與規劃的研究。但是,鑒于地鐵頻率規劃的嚴肅性、重要性和復雜性,很難在近期出臺。因此,在即將到來的一波地鐵建設高潮中,如何提高地鐵抗干擾的能力,保障地鐵安全運行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同時,我國地鐵無線電安全問題的出現和日益嚴峻,也與地鐵無線電監管裁判權的缺失有密切的關系。我國地鐵一窩蜂地上馬移動CBTC系統并非沒有異議,上海和深圳的無線電管理部門都曾在地鐵建設之初明確表示“地鐵采用2.4GHz公用頻段不能徹底避免CBTC被干擾的可能”;也曾建議“地鐵不使用2.4GHz公用頻段”。但是,這些提醒和忠告都沒能阻止各城市地鐵采用基于2.4GHz頻段的CBTC系統的擴張步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國內地鐵系統背后的監管混亂和標準的缺失;二是無線電管理部門話語權較弱及裁判權缺失。在地鐵中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無線電業務卻由建設方自行決定,無線電管理部門只處于咨詢地位,顯然不符合國內外關于無線電安全業務的一貫原則。如今,深圳地鐵無線電安全事故已過去半年,隨著地鐵審批權下放所引發的新一波地鐵建設高潮即將到來,上述情況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