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成都市城市管理局道橋處獲悉,目前二環高架橋已順利實現建設與管理無縫對接,橋梁管理部門已介入到二環路管理程序中來,并將設立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專職”對二環高架橋實施專業化的管理。
橋上橋下都要看
內容都要記下來
昨日一大早,市道橋處管理維護所工作人員就開始了二環高架一天的日常巡查管理(上圖)。42歲的秦泰從事橋梁管理多年,昨天他和同事們一起,來到剛剛啟用不久的二環高架。“在橋上,我們主要看路面有沒有破損,擋墻有沒有被撞,排水孔有沒有堵塞;在橋下,我們主要觀測橋體結構有沒有異常!”市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城市道路橋梁主管部門,市道橋處從前日上午10點開始,就將二環路高架橋納入日常管理。“每天安排4個小組,從上午8點開始到第二天凌晨2點,分時段對二環路高架進行5次巡查。其中,上午全線巡查2次,下午全線巡查2次,夜間12點到凌晨2點再巡查1次。而巡查的內容則主要為橋面、擋墻、排水孔、橋體結構等重要內容,每日都將把巡查的內容記錄下來。”
而昨日,市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二環高架設施數量龐大,涉及高架橋和底層道路,為了確保二環高架橋建成之后的安全運營,市道橋處還將成立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二環高架橋全線的專業管理。
重要部位埋傳感器
發現隱患自動報警
除了成立專業的管理機構,配備最強的管理力量外,為了確保二環高架橋的安全運營,記者還同時獲悉,不久之后,市道橋處還計劃為二環高架橋配備特別的“電子監控器”。“我們期待在梁體、橋面等重要部位,埋設傳感器,傳感器將把現場采集的技術數據直接傳至中心監控室,我們就可以不間斷地監控二環高架橋的運行情況。”
昨日,有關負責人還透露,橋梁的運行安全至關重要,因為橋梁管理的專業度很高,目測不容易且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只有用專業技術手段,才能精準地了解橋梁的運行情況,所以管理部門除了定期對橋梁進行檢測,運用專業儀器進行測量外,還將用上高科技,為二環高架橋24小時不間斷“體檢”。
市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解釋,目前我市已在重點橋梁上啟用了橋梁綜合管理系統,例如,青龍場立交橋、星輝橋、南河橋等特殊橋梁上都特別安裝了應力傳感器,對關鍵受力構件進行重點監控。“而二環路即將安裝的電子監控器其原理與其類似。”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對二環高架橋形成了撞擊,橋梁上的吊桿受力會發生改變,傳感器能捕捉到哪一個部位受到損害,應力發生改變,立即將變化數據傳回中樞平臺,進行專業的數據分析,對橋梁進行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