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只有鬧到《焦點訪談》才管用哦!
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的霸州市(縣級市)和永清縣,記者發現彩色污水坑遍布在許多村莊周圍。這些污水來自于周圍小電鍍廠排放的電鍍水,其中含氰化物、六價鉻等許多有害物質。很多廠主表示,只要交上錢,如果有大檢查,當地環保局就會提前通知他們。附近村民對記者說:“沒人管,上央視,上《焦點訪談》沒準管事兒。”
當地政府在防范和治理水污染企業與事件中,存在著明顯的體制內監督體系的缺失或是“睜眼的瞎子”,在防范水污染中政府相關部門首先就沒有保證自上而下的體制內“自凈能力”,在掌握著公權進行著謀取個人私利的傷天害理的權錢交易,從而我們又不得不說,當地村民將“這事兒”管與不管寄托于央視媒體,折射出當地村民對當地政府及當地媒體公信力的下降與懷疑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對環境監管問題的缺位!
就在一個月前的4月22日,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出,到2015年底,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到2020年底,全面監控華北平原地下水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狀況,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其實我們不難看出,華北地區地下水污染現象的普遍以及程度之深,也說明地下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急需治理的緊迫性。
目前,中國面臨嚴重的環境修復問題,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而外資也越來越關注由此而帶來的商機。
“未來中國水處理的商機很大,北京現在也在做很多水項目。”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雖然現在市場規模有多大還說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的環境亟待治理。
這幾年,中國的自來水、污水等處理標準在提高,需要對以往的設備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僅這方面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在很多地方,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的事件頻頻發生,由此產生的資金需求更難進行統計。
“北京的水處理和城市河流的治理改造投入可能要過千億元,全國過萬億元沒問題。”金永祥認為,雖然治理成本很高,但現在不治理也不行。
當然,外資在希望打開中國水處理市場的同時,也希望中國企業去海外投資。斯科特·沃克告訴記者,威斯康辛州有很多中小企業在從事水資源技術研發,中國企業不僅可以與它們合作研發,還可以考慮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