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年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高端學術論壇在溫州大學召開,為溫州千億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提供智力支持。
論壇由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和溫州市科技局主辦,由溫州大學、溫州市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籌)、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聯合承辦,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溫州大學校長蔡袁強教授表示,此次論壇的召開,必將對溫州傳統型“低、小、散”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推動作用,“不僅對溫州大學、對浙江省乃至全國,也會起到學科支撐和科研平臺的作用”。
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
發展規模超千億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是我省的科技副中心。去年6月份,溫州市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列入了科技部創新產業集群的培養計劃,這是溫州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國家部委科技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以應用促發展,通過激光技術在傳統優勢產業的應用,實現把溫州打造成全球激光應用中心的發展目標。溫州的激光與光電產業主要集中在市區及周邊的瑞安、蒼南、樂清、永嘉等地,呈現集群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以激光應用、光伏發電、LED照明、光通信為特色的產業鏈。
目前,溫州共有激光與光電企業8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2家。2011年,溫州激光與光電行業的產值近300億元,其中激光行業的制造激光元器件、激光器及激光應用設備等生產企業20多家,產值約10億元。來自溫州科技部門的數據,“十二五”期間,溫州激光與光電行業將新增投資260億元,“預計新增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
傳統產業獲新動力
千億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的推進,讓溫州實體經濟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撬動溫州傳統產業制造科技水平的提升,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的動力。
激光與光電產業不僅技術含量高,而且產業關聯度大,激光與光電產業與高端裝備、信息技術、新能源、軍事、醫療、電子等產業密切相關,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溫州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溫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溫州有著27個“國”字號特色產業基地,分布著鞋革、服裝、低壓電器、打火機、眼鏡、汽摩配、塑料制品、印刷、閥門泵類、制筆、金融設備、剃須刀、紐扣拉鏈等13大特色產業。
本次論壇上,浙江工業大學姚建華教授認為,激光表面制造技術,成套裝備、加工服務以及做高端產品,成為又一個新興產業,尤其是以綠色、可持續的激光再制造業成為新型的產業。“如果說激光制造技術能在5到10年內改造現有溫州產業,比如說泵閥、鞋服、電氣等行業的20%到30%的量,實現高端產品的制造,那么達到幾千億是完全可能”。
市場轉型有技術推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教授認為,大數據場、移動網絡、三維打印三大技術是21世紀前沿技術,催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于三維打印,他表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都是分銷型,以做生意為主,而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到為顧客設計產品,并不是賣產品,從賣產品到設計產品,再幫你用三維打印出來,是完全個性化的定制生產,“我們現在主要是做生意,是經營型的電子商務,下一步要發展到實際型、制造型的,三維打印就顯得很重要”。
論壇間隙,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溫州大學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并實地考察了激光切割、焊接、微加工和激光3D打印的最新科研成果。
溫州大學正在籌辦相關專業,在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等專業將增加激光物理及其應用等相關課程,調整物電學院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部分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設置和激光與光電緊密相關的培養課程,為打造中國激光應用中心提供人才技術支撐。
有關人士表示,2013年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高端學術論壇的召開,將對溫州制造業應用激光裝備技術,推行激光切割與焊接技術、激光微制造技術、激光3D打印技術和激光飛行標刻和檢測等技術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溫州的民營經濟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升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