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下游產業前景敞亮 電網接納與標準缺乏是瓶頸

時間:2013-05-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太陽能光伏等發電技術大規模開發應用,未來能源供應及消費格局將呈現顯著的以電為中心的特點;電力系統(電網)在能源系統中的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將越來越重要。這需要通過加強調峰電源建設及能力提升、推動智能電網建設、構建跨區大電網以提升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等方式來實現。

日前,大型光伏電站規劃、建設、并網經驗交流會在青海召開。會議探討了我國大型光伏電站規劃、建設、并網、融資等整體解決方案和發展新模式等問題。從本次會議上獲悉,未來大型光伏電站將迎來難得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也將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下游環節將獲快速發展

在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看來,中國西部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在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未來特高壓、超高壓和智能電網技術的進步,青海豐富的光伏電量既可長途輸送到東部地區,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又可就地解決負荷利用,優先滿足本地工業化需求。”石定寰表示。

在2011年出臺的光伏標桿電價政策的刺激下,中國光伏裝機開始突飛猛進。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全國實現光伏裝機量4.5GW,同比增加64%。而作為光伏裝機第一大省的青海也實現了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據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景雄透露,目前該省光伏發電投產規模為213萬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26.7%,其中絕大部分為大型光伏電站。更加顯示其光伏雄心的是,根據規劃,青海省2015年光伏裝機將達500萬千瓦。而近期也有消息傳出,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目標已由原來的2100萬千瓦提高為3500萬千瓦。

分析人士認為,青海及全國光伏裝機目標不可謂不高,但其如期實現也有著強有力的支撐條件。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面對海外市場的嚴重萎縮,占據全球光伏電池組件六成以上份額的中國政府必將在啟動內需市場方面施以援手。對此,中國能源研究會副會長周鳳起有著深刻認識。“目前所說的光伏嚴重產能過剩集中于電池組件等上游環節。”周鳳起說,“而在下游市場如大型光伏電站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行維護等環節遠遠沒有過剩,隨著政策支持方向的調整,前述下游環節必將獲得快速發展。”

值得欣慰的是,國內企業在建設大型光伏電站方面已積累豐富經驗。其中追日電氣是最典型的代表,據董事長陳建國介紹,該公司EPC總包建設的青海省聚亞20MW光伏電站項目使用了由其自主研發的核心電氣設備。另外,其獨家開發的MagicSystem兆瓦級逆變能量優化系統,通過高原型專用逆變器、MagicBracket可調支架、Magicbox等多種系統設備集合,大大提高了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據測算可提高發電量10%左右。

電網接納光伏仍為難題

盡管大型光伏電站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

在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眼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對實現我國電力低碳化、清潔化結構調整意義重大,但“在實現大比例接納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并控制成本”,是全球電力發展的共同難題。為此,她認為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是必須加強規劃、建設方面的發展協調。蔣莉萍講到:“具體而言,是指加強電源項目與電網規劃建設之間、變動性電源(風電、太陽能等)與常規電源(尤其是具備可調節能力電源)之間的協調。”

其次要有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蔣莉萍表示,這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預測技術、大容量輸電技術、智能用電互動技術、系統控制與調度運行技術、儲能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等技術手段。同時,還應注重從雙向提升“友好性”,使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具備接近傳統電源的“負荷跟蹤”能力,提高常規可調節電源的運行靈活性和調節能力。

老生常談的標準缺失問題也成為眼下的熱門話題。“從最初的可研報告到涉及、施工、并網、運行維護各環節均缺乏統一標準,這成為許多光伏電站剛剛投運便事故不斷的重要原因。”業內人士說,“為此,相關部門應該組織電網公司以及發電、設備制造、設計建造等企業,兼顧各方利益出臺完善合理的行業標準。”

此外,對于某些西部省份推行的保證金制度,與會企業也多有詬病。以青海省為例,為了規范市場,去年起該省發改委制定了“保證金”制度,即按照100萬元/兆瓦收取,也就是說,申請一個20兆瓦光伏電站,需要先向當地繳納2000萬元保證金。一家在該省投資電站項目企業抱怨道:“企業就是靠流動資金,流動資金對于企業而言,就像血液對于人體的關系,企業的‘血’都干了,還靠什么去投資?”對此,多家在青海投資光伏電站企業建議相關部門在進行調查后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