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工業方面能耗約占總能耗的70%,其中電機能耗至少占其中一半。新出臺的IEC60034-30標準將電機效率分為IE1、IE2、IE3、IE4(最高)四個等級。根據某調查顯示,我國IE1等級的電機市場占率接近90%的市場份額,而企業達到IE2以上的高效節能電機比例只有8%。
在2月出臺的工業系統節能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節能機電產品設計、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重點發展變頻電機、稀土永磁電機等。到2015年,2級以上能效電機應用比例達到80%。
要實現高效節能,除了關鍵的電機原材料選擇外,電機控制驅動的設計也至關重要。雖然目前我國是電機出口大國,但與其配套的驅動控制技術卻相對落后。
在近日TI的電機產品發布會上我們采訪了負責TI電機產品中國區市場推廣的李志林先生,他認為:“目前電機驅動技術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成本和算法。一方面通過提供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產品來節省成本,同時不斷優化控制算法,提高產品性能。”
目前TI電機產品主要分三個系列:DRV8、DRV9、DRV10系列。
DRV8系列直接將功率器件集成在IC中,主要面向100W以內直流通用市場。
DRV9系列集成16位MCU以及外圍電機驅動器件,空間可以做到很小。
DRV10系列將MCU、驅動部分以及功率器件全部集成于一顆IC,大量節省板面和外圍器件,主要針對風扇應用。
從TI的產品規劃來看,未來高集成度的電機驅動IC是一個主流趨勢。李志林表示:“開發高集成驅動芯片的一個優勢是省去很多外圍器件,方便客戶操作,簡單易用;另一個就是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