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織企業必須強化觀念創新和機制創新,把創新貫穿到企業生產、研發、營銷、融資、管理及多元開發的全過程,依靠創新驅動,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國內外棉花價差嚴重倒掛,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市場嚴重供大于求,以及生產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將繼續困擾棉紡織企業的發展。抱著老一套睡安穩覺,不改變、不轉型,只能是死路一條。只有走創新發展之路,持之以恒抓創新,才能克服困難、實現增長。
傳統棉紡織產品以純棉、滌棉為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差別化、功能性、環保性纖維得到了廣泛的開發應用。新型纖維產品附加值高于常規品種2倍以上,為棉紡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棉紡織企業要迎難而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必須強化觀念創新和機制創新,把創新貫穿到企業生產、研發、營銷、融資、管理及多元開發的全過程,依靠創新驅動,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立足四大創新
技術創新要以提高效率、節省用工、穩定質量、節能降耗為主攻方向,引進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整合各種技術資源,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跟蹤棉紡織技術發展前沿,加快棉紡織工序連續化、自動化、高速化、信息化進程,在深化協作、協同攻關上實現新突破。
產品創新要結合上下游高端客戶,在新纖維、新工藝、新流程和時尚性等方面加強研究,重點抓好差別化、功能性、環保性非棉纖維品種的開發,打造拳頭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和市場主導型產品,在產品功能化、精品化、差別化上實現新突破。
營銷創新要著重研究市場環境、市場機會、市場細分和品牌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把自身優勢與市場需求、產品定位結合起來,運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新老客戶、大小商家、網上網下、期貨現貨多種渠道,新品推銷、訂單生產、來料加工、業務外包等多種方式,在產業鏈經營、品牌經營和快速反應上實現新突破。
管理創新要圍繞質量、效率和成本,從減少用工、降本節支、挖潛增效和有效管控入手,重點抓好卓越績效管理、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內部控制和考核激勵機制等四個體系的建設,結合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在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同時,要在日常的勞動組織、操作培訓、責任劃分等方面,不斷改進、完善。改進、完善也需要創新的理念和精神。
商業模式創新要以市場定位創新、業務系統創新、盈利模式創新為重點,提高對研發、營銷等關鍵環節重要資源的把控能力,建立輕資產運營模式,在從勞動密集型轉為研發貿易型、從數量主導型轉為品牌效益型上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