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第113屆廣交會將于今日落下帷幕。連日來,記者走訪廣交會發現,展會上刮起了“綠色風”,節能、環保、低碳產品備受采購商青睞。由發達國家率先建立的碳標簽準入制度,正在全球形成一股引導低碳生產和消費的浪潮,或將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游戲規則。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表示,加大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力度,就要大力推廣經過統一認證的低碳產品。隨著消費者傾向于購買“碳足跡”較小的產品,會迫使生產企業降低碳排放以適應市場,進而對全社會節能減排產生推動作用。
頂級公司構建綠色供應鏈減少碳足跡
廣州海方科技公司董事長王殿海怎么也想不到,華為公司的采購主管會主動找到他,并要求大批量采購海方科技公司的特種紙類新材料,用作通信設備的包裝。要知道,這在過去,通常都是原材料供應商積極主動找上華為的。
商業領袖們越來越認同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是一種負責任的商業決策,并采取積極主動的行動迎接即將到來的市場轉型。這一背景下,一些擁有低碳、環保技術的生產企業的產品,進入了世界500企業的視野。
王殿海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為打造綠色產業品牌,對產品進行全流程節能減排管理,深圳華為公司正在深度挖掘集成供應鏈上各物流環節的節能減排重點,而海方科技公司研制發明的特種環保新材料---方形紙管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符合華為公司構建的綠色供應鏈要求,合作一拍即合。
據華為公司發布的2011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去年,華為共推動了27家供應商通過了華為綠色伙伴認證,與此同時,其主設備綠色包裝應用比例達到79%,回收率達到85.8%,合計減少使用森林木材0.53萬立方米,二氧化碳減排量1.3萬噸。在王殿海看來,采用他們的產品后,華為的綠色包裝發貨幾乎可以將森林木材使用量降為零。
王殿海表示,海方的很多客戶,諸如寶潔、美的、松下等,在選擇包裝產品時越來越把綠色、低碳因素列為重要的考量因素。
傳統商業模式和游戲規則在變革
事實上,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在很多領域廣泛實踐,并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游戲規則。
在廣交會C館門口,浙江臺州市黃巖億威特塑膠有限公司把“Eco-friendly(環境友好)”、“PLA(聚乳酸)”等彩色說明擺在展位的顯要位置。據介紹,眼前這些五顏六色的水杯、飯盒,都是從玉米提取而來。這種食品接觸安全性更高的材料,已經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和歐盟的有關法規。“產品廢棄以后可以堆肥,而且分解周期非常短,六周可以達到完全堆肥效應。”工作人員介紹,這些低碳產品頗受歐美市場歡迎。
廣州市好友實業有限公司則通過對產品注入環保元素,成功進入日本市場,對日出口占公司出口額的70%。工作人員告訴南方日報記者,該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生物復合注塑材料,這次帶來的新產品采用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填充物的環保塑料制作“變廢為寶”,市場反響特別好。
跨國采購巨頭們更是將低碳環保的要求提升到重要位置。
總部在奧地利的Wind Hager集團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園林、園藝用品進口商以及銷售商,去年從中國采購金額約為5000萬美金,占總采購量的1/6。其亞洲區總經理汪文杰說,“歐盟有非常多針對綠色環保產品的法規和規范,所以我們在尋求供貨商時要求也會相應地提高。達不到歐盟設置標準的供貨商我們不會考慮。”
北歐最大的技術性建材批發商--芬蘭歐寧集團(遠東)采購中心首席代表孫國濤等參加了十多屆廣交會的采購。他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學會迎合符合低碳環保的國際趨勢。
“市場對低碳環保產品的需求量巨大。”孫國濤說,2007年歐寧公司每年在中國采購量大概為三四百萬歐元,如今采購量已有了近十倍的增長。低碳、環保產品將是未來五至十年的重要采購方向。
消費者傾向購買“碳足跡”小產品
“90%的英國家庭都購買了貼有碳標簽的產品。”廣交會上,一名來自英國的采購商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衡量人類活動中釋放的或是在產品或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累計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的總量,被定義為“碳足跡”。目前,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紛紛開展了碳足跡評價方法的研究并制定了相關的評價標準或規范,并在碳足跡基礎上推出了“碳標簽”。“碳標簽是顯示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即原材料開采、制造、銷售、使用和廢棄處置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總和(碳足跡)的標簽,貼在產品的包裝上或銷售點,用于比較同類產品中不同廠家或型號產品的碳排放情況。
作為最早發布碳足跡評價方法規范的國家,英國在2008年10月由英國標準協會(BSI)發布了PAS 2050《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目前,碳標簽在顧客購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因而低碳標簽對于企業而言是向顧客證明其減排承諾的一個有價值的方式。
該采購商表示,碳標簽在英國變得越來越普及。2010年10月,貼有碳標簽的消費品的年零售總額已經達到20億英鎊。
而在中國,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認監委共同制定的《低碳產品認證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3月下旬公布以來,已正式實施兩個多月。根據這一《辦法》,我國建立了統一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以規范低碳產品認證活動,引導低碳生產和消費。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表示,加大我國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力度,就要大力推廣經過統一認證的低碳產品,讓企業愿意生產,消費者樂意購買。此次出臺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將有助于促進企業真正通過技術創新達到減排降耗目的,而不是僅靠占用更多的原材料成本。隨著消費者傾向于購買“碳足跡”較小的產品,會迫使生產企業降低碳排放以適應市場,進而對全社會節能減排產生推動作用。
原文轉自:http://www.tangongye.com/news/NewShow.aspx?id=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