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產值超1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以上
本報訊(畢代花記者陳建兵)5月2日,記者從甘孜州政府獲悉,甘孜州計劃用4年時間打造“百億礦業”,實現新增礦產資源探明儲量金屬量200萬噸,力爭達到300萬噸,原礦年生產能力達到700萬噸,冶煉加工能力超過25萬噸,礦業產值超過1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以上。
甘孜州地域遼闊,地質成礦條件優越,是全國重要的四個成礦帶“西南三江成礦帶”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我省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的重要鏈接基地。但目前甘孜州礦業發展面臨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等問題,優越的礦產條件還沒發揮出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立足于“生態立州、產業強州、科教興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總體戰略,將這一豐富的礦產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成為富民興州的支柱產業,甘孜州決定從2013年起用4年時間沖刺百億礦業的目標,到2016年實現新增探明儲量“保二爭三”(新增探明銅、鉛、鋅、鋰等資源金屬量200萬噸,力爭達到300萬噸),原礦年生產能力在2011年350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700萬噸,建成投產硅、鋰、銅、鉛、鋅冶煉和非金屬加工項目,年冶煉能力超過25萬噸,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以上,礦業產值超過100億元,從而助推產業強州戰略。
按照“原礦不出州”和“盡可能在州內加工”的原則,甘孜州還將重點發展7個礦產品深加工項目,力爭到2016年形成61萬噸冶煉加工能力,實現產值95億元,促進州內深加工落地。同時將康定、瀘定、理塘地熱資源開發作為重點項目,按照“旅游開發、地熱發電、城市供暖、綜合利用”開發思路,打造地熱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示范區,為實現百億礦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