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運動控制與智能工廠崛起

時間:2013-04-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過去十余年,臺灣機械產業銳意發展,自動化技術足以匹敵歐、日業者,整體產值可望于2013年上探兆元。

所謂高效能指得是工控機需具有運算能力。機臺自動化昔以取代人力為目的,首重控制功能,并有上位機統籌管理。然在「工業4.0」架構下,機臺自動化肩負的控制機制不僅亦趨復雜,還需與不同控制站協調合作,達到智能型運動控制。猶有甚者,機臺自動化還需滿足精密圖像處理、網絡通訊與其它各式應用需求,并實行分布式控制,分攤原先上位機的部份運算作業,因此工控機身為機臺自動化的操盤手,自然亟需高效運算能力。

在多樣式方面,工控機需支持多樣式通訊協議?,F場總線(Fieldbus)技術百家爭鳴,工控機要能與歐美業者的伺服馬達、可程序自動化控制器(PLC)等自動化系統整合,率先需要弭除設備溝通隔閡,支持PROFIBUS、PROFINET、EtherNet/IP、DeviceNet等工業通訊協議,方能滿足市面上主流運動控制需求,進一步達到全面制程監測、控制,為智能工廠奠基。

此外,工控機另需支持以太網絡,聯機企業后臺信息系統如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規劃(ERP)、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戶關系管理(CRM)等,打通產銷任督二脈,使得銷售端接單后,產線即可旋即接獲通知,靈活調整資源,迅速進行生產作業,達到生產IT化,降低人工操作,催生智能工廠崛起。

在智能工廠的架構下,工控機逐漸走出大型插卡式的機臺設計,朝向微型化發展。林弘洲解釋,此一趨勢可減少廠房用地,有助業者在于城市設廠,降低缺工對制造業造成的沖擊。接單后就地生產的模式還可精實庫存并撙節物流成本、降低碳足跡,再者,工控機微型化也意味著用電量的減少,符合綠能減碳的全球倡議。

以全球知名智能型手機的制程為例,從高精度的運動控制技術到自動光學檢測,處處可見機臺自動化的身影。此外臺灣重要輕油裂解廠區亦是采用最先進PC-based之分布式控系統(DCS),使得控制人員身在遠程中央控制室,即可管理廠區內大大小小數十個工廠,做出最適化產能調配,每年員工人均產值達到上千萬,由次可見工廠自動化的效率與價值。上述應用即采用新漢NISE系列的微型化嵌入式無風扇工業計算機作為工控機。

過去十余年,臺灣機械產業銳意發展,自動化技術足以匹敵歐、日業者,整體產值可望于2013年上探兆元。加上當前亞洲地區逐步揮別勞力密集,朝向自動化,中國自動化巿場更是商機無限。林弘洲指出,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上路,臺廠挾有零關稅成本優勢,前進中國更是如虎添翼。新漢工業級NISE系列無風扇工業計算機于嵌入式應用領域早已練就一身基本功,能滿足工控機高效運算能力、支持多樣式工業通訊協議與微型化設計需求,將成為開啟機臺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市場大門的敲門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