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碳交易市場年內開閘

時間:2013-04-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而這或將成為能否吸引企業到這個政府搭建的舞臺上唱戲的關鍵。“碳配額一旦開始流動,政策穩定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一位碳市場參與人士表示,“要減少政策風險。”

         
“我們預期,在今年年中,最遲9月各試點碳市場就會逐漸進行交易。”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NCSC)碳交易部副主任張昕在梳理目前中國獲準碳交易試點的7個省市籌備進展時說。
盡管歐洲議會投票反對扶持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消息使得歐盟碳價暴跌,給歐盟這個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敲響了警鐘。但是,中國的碳排放交易試點并未因此而冷卻。
隨著試點省市交易開鑼時間的臨近,碳交易這個話題的熱度在業內持續升溫。
4月20日,在由NCSC與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ISC)聯合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上,來自試點省市環交所的人士成為炙手可熱的提問對象。
“整個天津市碳市場管理辦法制定已完成,反復幾稿。”天津環境交易所總經理王靖說,“監管準備制定地方行政性法規。”
“北京市正在制定具體管理辦法,相關立法程序也在同步推進,”北京環交所周丞說,“北京環境交易所承擔的是電子交易平臺搭建和交易規則制定,目前已經完成了指標和初步設置,具備試營的條件。”
與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呼應的,是來自行業的種種疑問。交易價格將如何確定?配額如何分配?何時能夠啟動交易?盡管各地方案已密集推出,但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而這或將成為能否吸引企業到這個政府搭建的舞臺上唱戲的關鍵。“碳配額一旦開始流動,政策穩定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一位碳市場參與人士表示,“要減少政策風險。”
北上廣最快
“根據試點工作進程,我們認為北京、上海、廣東屬于碳試點工作第一組,進展比較快,相對試點設計比較完善。第二組是天津、深圳,第三組是湖北、重慶。”張昕將各試點地區碳交易試點技術內容歸納、總結和比較后,得出了上述結論。
由于產業結構不同,各地排放企業參與交易門檻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如北京的排放企業參與交易門檻為年均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而上海則對工業企業和非工業企業進行了區分,分別設定了2萬噸和1萬噸的門檻。
“北京目前配額都是年額,政府免費發放,”周丞說,“只要你夠格參與就免費發放。”而除了北京采用年度配額,湖北和天津也按年度分配配額,上海、廣東等地則有可能按照一次性發放配額的形式。
“北京分配份額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傳統的主副法,對于上海來說除了主副法以外,對于個別企業采用基準線的方法來分配。”張昕介紹。
能分配到多少配額是目前參與試點的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企業希望政府在配額分配的時候不要一刀切,”周丞說,“北京參與交易試點的企業成立了一個聯盟,希望能向發改委爭取利益。”
“我們調研過程中,企業更多地反映自己排放的特殊性,就怕配額分得少。”王靖說。
企業的利益訴求和地方減碳的愿望在此刻形成博弈,如果配額量過多,則會導致市場虛設,不僅沒有流動性,而且減排目的也會落空;而配額量過少則會抬高碳價,導致企業成本提高。
“其中的關鍵是排放總量的設置。”一位碳市場行業人士說。
對于各地排放總量的設定,張昕認為,各試點地區都考慮了地區排放強度和溫室氣體的核算基礎,并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碳交易的核心則是制度的MRV(監測、報告和核證)。“七個試點城市的MRV主要是基于歐盟經驗和國際標準,同時考慮我們國家的特色,根據政策標準去制定方針。”張昕如此評價。
“監測過程非常復雜,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碰到不能獲得準確數據的項目到底如何認定排放量?”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對此深表疑慮。
深度參與加州碳市場的碳交易公司BlueSource副總裁JeffCole認為,這需要規則中留有調整和修正的空間,“但是重要的是需要將這些規則公平、充分地公開給參與其中的所有企業。”
激活市場
“碳交易試點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具有激勵機制的碳交易機制,這里涉及到理念、制度和技術的問題。”張昕說。
張昕認為,理念的問題關鍵是如何處理好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能耗、排放控制的問題。而王靖也認為,目前排放總量的制定中,存在GDP和碳排放的博弈,“如果完不成和地方的博弈,為了保住GDP而提高排放總量,市場的建立就沒有意義了。”
一旦配額發放過多,將會影響碳價。JeffCole認為,此前歐盟碳價暴跌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發放的配額超過其排放量。
對于未來中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模,各地環境交易平臺人士都未給出明確的答復,“前期試點過程可能沒有什么交易,要等臨近履約期才能看出交易規模。”
而隨著交易的臨近,碳交易價格如何確定也成了眾人關注的話題,此前廣東碳排放交易所揭牌當天就有廣東省內四家水泥企業以6799萬元認購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為中國基于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首宗配額交易。
接受采訪的試點地區交易所人士均表示,最終價格將由市場決定。
“政府不會過多干預市場,只有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采取公開干預措施。”周丞說。
而王靖則透露,天津的方案中,政府將使用經濟的手段對不正常的價格進行干預,“政府預留指標,在價格過高的時候由政府賣出儲存的指標,價格過低的時候買入市場上流動的配額”。
但是張昕表示,各地試點方案中對于沒有遵約的懲罰力度相對較輕,“這對強制性的交易不是很好的事情”。
除此之外,金融機構的參與也被認為是激活市場的重要手段。目前,試點地區均以現貨交易為主,但也有地區考慮到了碳金融進入碳市場的不同階段。
比如北京稱嘗試或者探索碳金融產品進入碳市場,而上海則表示要在合適的時機逐步引入碳金融產品和金融產品來參與碳市場。
“金融機構的參與也是自發行為,”上述碳市場人士說,“買家和賣家不是創造出來的,只要政府規則明確地建立起來,市場發展得好,金融機構自然會進來。”
碳交易市場競合
按照規劃,2015年,中國將形成全國范圍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并且目前,除了試點地區以外,國家對其他地區嘗試進行碳交易并沒有限制,青海、江西等地目前都已有交易所啟動碳交易平臺。
王靖認為,目前地方碳交易平臺往往服務于當地政府,“做的過程中需要把握方向和重點,”王靖說“其實有些地區還可以探索與已經建立交易所的地方進行合作,這種合作可基于項目、交易和碳金融,而沒必要另起爐灶。”
但是在各地紛紛試水的碳交易中,其核算、方法學、登記等方面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七個試點省市均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不同的標準,這為未來全國層面的碳市場的鏈接和形成制造了難度。
“但這也是我們試點的目的之一,”張昕解釋說,“我們通過不同情況的試點,也為今后的頂層設計提供了借鑒經驗。”
據一位碳市場人士透露,目前國家能源戰略中心、清華大學正在研究六個行業的MRV,作為各省市的借鑒依據。
“各省市自己制定的指南,行業不完全一樣,”上述人士說,“因此如果產生交易,就需要有第三方認證。”
“同時,我們國家存在大量的國有企業,而且在國有企業里面還有央企,”張昕說,“這些央企有很好的能量管理基礎,這個基礎為這些大型企業將來建立MRV制度有所幫助。但我們現在考慮設計碳交易制度的時候也要考慮國家的國情甚至是央企的特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