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3年我國低壓電器發展趨勢探討研究

時間:2013-04-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我國努力開發第三代產品并逐步推向市場的同時,國外主要低壓電器公司又開始推出更新的產品——第四代低壓電器

雖然電力、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但低壓電器行業受新一輪農網改造和保障房建設的帶動,行業總體生產和銷售較上年仍有較大幅度增長。據統計,2011年低壓電器全行業總體生產銷售及主要產品銷售量較2010年同期約實現15%左右的增長,行業中不少優秀企業產銷增長超過30%。

從目前發展情況看,應重點開發以下八大類電器產品:智能化框架斷路器、智能化塑殼斷路器、交流接觸器、低壓真空斷路器、電子式電動機保護器、啟動器(包括軟啟動器)、新型終端電器(重點發展低壓浪涌保護器)、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

如今,我國低壓電器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企業分布總的來說是合理的。企業在經濟規模上存在幾方面問題:

(1)企業組織規模小而散,缺乏競爭實力和優勢。目前我國低壓電器企業進入國家大型企業的廠家為數不多,而中小企業占90%以上(年銷售收入和總資產均在5億元及以上的為大型企業;在50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其余為小型企業)。

(2)區域結構趨同,不能體現比較優勢和協作效益。80年代以來的20年間,低壓電器廠由原來60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家。由于盲目上項目、鋪攤子,造成地區產業趨同化現象嚴重,經濟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品積壓,能源、材料浪費,經濟效益低下的不良后果。

(3)技術結構不合理,主要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低。據統計,在企業的主要技術設備中,技術經濟性能比先進的只占1/3。骨干企業主導產品達到90年代國際技術水平的僅占18%左右。

如果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不加大科研與新產品研發投入,不加大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快速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必將阻礙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可持續發展,并失去市場競爭能力。最終等待他們的無疑是被“踢出局”。

根據我國低壓電器市場的實際,為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拉開主導產品的檔次,低壓電器主要系列產品發展應分為高級型、較高型、經濟實用型三個檔次,以方便用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選用。(1)高級型,第三代產品可以作為我國目前階段(5~10年)的高檔次低壓電器產品;(2)較高型,以我國第二代低壓電器產品為主體,同時這一檔次產品應根據市場需要進行二次開發。進行二次開發主要是為了提高產品性能,增加我國中檔低壓電器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擋住外國產品向我國低壓電器中檔產品市場滲透。(3)經濟實用型,重點應抓好萬能式斷路器、塑殼斷路器、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等幾大類產品。有必要指出的是,開發新一代經濟實用型產品是我國低壓電器發展的戰略需要,是為適應不同檔次用戶要求而提出的,它將在未來的市場中擔負重要的角色,并將加速我國第一代落后產品的淘汰。

在我國努力開發第三代產品并逐步推向市場的同時,國外主要低壓電器公司又開始推出更新的產品——第四代低壓電器。新一代產品除了高性能、小型化、電子化、智能化、模塊化、組合化外,其主要特征是可通信、高可靠、維護性能好、符合環保要求等。特別是新一代產品能與現場總線系統連接,實現網絡化。它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低壓配電與控制系統及其裝置,同時給傳統低壓電器產品注入高新技術,使低壓電器產品功能發生質的飛躍。第三代產品的開發與應用使我國低壓電器產品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已縮短至10年,但如果我們的低壓電器產品在可能通信技術方面跟不上,那么上述差距將重新拉大,造成與國外產品功能質的差異,使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在未來低壓配電與控制系統中完全失去市場競爭能力。

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銷售市場主要在國內。低壓電器生產廠家的產品絕大多數由低壓成套設備廠家所購買,然后組裝成配電屏、動力配電箱、保護屏、控制屏等低壓成套裝置再賣給用戶,是為發電設備、配電設備、電氣傳動自動控制設備等配套的產品。發電設備所發出電能的80%以上是通過低壓電器分配使用的。據粗略估計每新增1萬千瓦發電設備,約需6萬件各類低壓電器產品與之配套。另外,低壓電器與電動機總安裝容量之比約為0.5件/瓦。也就是說一套30萬千瓦的發電設備需要180萬件各類低壓電器元件與之配套,其中包括框架式斷路器6900臺,塑殼式斷路器66000臺。據估算,2001~2002年全國發電量增幅應在4%左右,2008~2010年在4.5%左右;在10年內電力彈性系數平均為0.6左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