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個人“發電賣電”能否打破壟斷堅冰

時間:2013-04-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廠網分開”后,如何打破壟斷,建立競爭、開放的電力市場,形成多方競爭的供電格局,是電力體制改革繞不開的話題

真要想做大“民電”,恐怕還須在加大補貼、減少審批等環節上給予更大政策支持。

天津濱海供電分公司繼受理了首例居民“自發電”并網申請后,又受理了首個個人“賣電”業務。目前,天津濱海新區居民上網“賣電”價格,統一標準為每千瓦時0.4118元,略高于發電廠電價。據了解,這戶居民在自家空間內安裝了自發電設備,并通過了電力部門的核準。

個人自己在家利用設備發電,然后還可以上網賣電,這事聽起來還真挺新鮮的。不過翻看過去的新聞,就會發現居民自己發電、賣電,在多個地方早已有先例:青島市夾嶺溝小區的徐鵬飛,是中國首個“吃螃蟹”的人,去年底就開始自己在家發電,除滿足自用外,富余電力被電網全額收購,一個月賣了42.76元;在北京,有“居民賣電第一人”之稱的任凱,從今年1月開始賣電,不到兩月的時間里,共收益約156元;合肥居民孔慶斌在家里用太陽能發電,用不掉的電自動并入國家電網,國家電網按照實際接收到的電量支付電費……

一個月賣電“賺”了40余元,這樣的收益確實不值一提。不過允許個人發電、賣電,至少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可以緩解每年定期出現的“電荒”;其二,更深層次則是能否以此為起點,進而打破電力的壟斷。

事實上,在個人發電、賣電之前,企業自行發電、賣電偶有出現,像曾經的“山東首富”張士平家族的原魏橋集團,在魏橋鎮自辦電廠、自建電網,打破電網公司的壟斷,平均電價水平比電網公司低1/3以上,讓當地企業和居民用上價格更低的電。這期間魏橋集團曾多次與國家電網下屬山東電力公司發生沖突,原因不言自明:表面上看兩者是地盤利益之爭,背后則是“民電”的出現,不但打破了電力壟斷“一家獨大”的局面,而且戳穿了電價高的真相。

當然,和企業的民間電廠相比,個人發電都是小規模的,不可能滿足太多家庭的用電需求,出于成本考慮,也很難賣出更低的電價,像天津居民并網電價就略高于發電廠電價。這無疑使得其不具有太大的競爭性。但企業的“民電”一旦做大,就往往面臨著關停的結局,如此公眾有理由擔心,當一個個同為“民電”的家庭作坊式發電站崛起時,會否因為對電力壟斷帶來威脅,而受到暗中阻撓,最終難成大氣候呢?

這樣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從3月1日起,居民可以自建太陽能光伏電站向國家賣電。這是國家電網公布的一項開明政策。但一方面個人發電能否賣得出去還得要看電網的臉色,否則連網都并不了,還談何賣電?另一方面,如果扶持力度和國家補貼都不到位,這種家庭作坊式發電站就只能停留于自家用電需求,很難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據悉,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了光伏上網電價征詢意見稿,其中居民自建電站自發自用補貼價為0.35元/度,余電上網賣給國家將按當地脫硫脫硝電價收購,沒有補貼。這樣的補貼力度顯然太小,對想做大的“民電”來說,根本看不到收益率,而是虧損。

電力改革還面臨諸多問題,在“廠網分開”后,如何打破壟斷,建立競爭、開放的電力市場,形成多方競爭的供電格局,是電力體制改革繞不開的話題。允許個人發電、賣電,為電力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真要想做大“民電”,恐怕還須在加大補貼、減少審批等環節上給予更大政策支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