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盟委員會的一份文件草案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少開一些,碳市場激勵機制更多一些,才能加速國際社會減緩全球變暖的步伐。
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尚未從失敗告終的2009年哥本哈根峰會中恢復過來,接下來的幾次年度談判也因為歷時幾周但效果甚微而受到嚴厲批評。最近的一次峰會于去年12月在多哈召開,該次會議最終未能達成任何直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不過,多哈會議為制定一項新的全球協議設定了日程,新協議預計于2015年達成,并在2020年生效。
對此,歐盟已率先提出一組綠色能源目標,包括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將二氧化碳排放削減20%,以及在歐盟范圍內實行排放交易計劃(ETS)。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的一份關于未來幾年國際氣候變化政策的文件草案提出,應降低召開峰會的頻率。
草案稱:“其開放式的參與辦法和協商一致的決策方式通常導致的結果是,僅僅在最低標準上達成一致。此外,這種談判過程的成本也相當高。”而提高聯合國談判效果的措施應該包括,刪除需要近200個國家全部同意才能達成決議的規則和避免年度峰會的“頻繁返工”,改為繼續舉行較小規模的技術性會議。
委員會對未公開的草稿沒有發表評論。不過,歐盟官員表示,這份文件將在下月交由環境部長們討論。
此外,委員會表示,更加注重基于市場的工具,將有助于通過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激勵機制來打造一個低碳社會。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但由于經濟衰退所導致的碳排放配額過剩,碳價已經創下了一系列低點。在金融危機和能源成本令人擔憂的背景下,歐盟委員會一直努力通過推動改革來鞏固碳市場,但交易體系仍將是歐盟環境政策的核心。
展望2015年聯合國新協議,歐盟委員會表示,它必須囊括所有國家,并具備約束力。
文件稱:“2015年協議需要解決的難題是吸引所有主要經濟體參與進來,以減少他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為了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影響,科學家們認為氣候變暖必須控制在2℃以內。他們說,要做到這一點,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趨勢必須在2020年之前得到扭轉,此后逐年下降。
除了說服各國同意艱巨的減排目標所面臨的困難,還有一個障礙是獲得融資來幫助最貧窮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該文件說,2015年協議將需要調動私人部門的資金并創造新的資金獲得途徑,資金來源之一可能是國際航空和海運排放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