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機器人國產化是未來趨勢

時間:2013-0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截至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四大企業已占國內市場比重高達70%左右

我國十二五期間將重點發展公共安全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平臺和模塊化核心部件等四大方向。在政策扶持下,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制造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巨大需求也引得國際自動化巨頭為此垂涎,對于國內企業來說,這將會是一個機遇和挑戰同存的時代。

截至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四大企業已占國內市場比重高達70%左右。雖然我國大學生能夠獲得全球智能機器人比賽冠軍的殊榮,但在制造領域,依然是瑞士、日本、德國等海外企業的天下。

國產機器人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

目前中國從事工業機器人企業生產的企業中,規模大、品牌響的企業還不多。不少本土工業機器人廠商的零配件依賴國外進口,這些零配件的成本占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限制了本土工業機器人廠商的競爭力。

我國企業的諸多劣勢:

第一,低端技術水平有待改善。機器人制造包括整機制造、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以及減速器等方面,控制系統及減速器的核心技術仍由國外企業掌握,國內企業只能發揮“組裝”優勢,將已接近成品的各部分模塊組合到一起。并且許多零部件的缺失使得國內企業在拓展產業鏈條方面頗受摯肘,而高昂的進口費用也極易威脅企業的生存狀況。

第二,產業鏈條亟待充實與規范。與其他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情況不同,機器人制造主要集中在民營范圍,產能規模自然不能比擬航空航天等產業,研發成果也無法在有利平臺得到展現。可想而知,國資不足是國產制造的最大劣勢,而缺乏國企的規模管理導致產業鏈條過于松散,從而無法集群式發展。而主流的工業機器人領域,配套產業及設備的集群效應才是機器人制造的關鍵。只有具備完善的產業鏈條,盈利空間才能得到提升。

我國已經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失掉“數城”,今后對領先水平的追趕必是漫長的過程。資金投入、聯盟高校、培養人才,缺一不可。重點是,相關部門對該產業的引導應從產業特點進行考慮,盡早形成企業集群,或以產業園的方式將優秀企業聚攏起來,為進軍高端技術奠定基礎。

我國機器人需求于近年以30%的速度增加,與市場成熟的國家相比,潛力巨大。預計到2015年,我國在役機器人數量將達3萬臺。

市場前景廣闊,現實的困境并不樂觀,中國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并未在市場中占得先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擁有量不到全球總量的1%,其中國產的機器人約占30%,其余皆是從日本、美國、瑞典、德國、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引進。

中國真正有規模、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幾乎沒有,主要是生產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性零部件如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等受制于人。而采用國外關鍵零部件生產的國產機器人,價格上并沒有多少優勢,所以客戶大多選擇國外的機器人。

同時,對于機器人產業,國家并沒有出臺專門的扶持政策,而更多的是將其等同于高科技產業。這是一大遺憾。

機器人國產化是未來趨勢

我們的工業機器人還處在產業化的初期階段,外資品牌占有絕大部分的市場。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初步形成以市場換技術的局面,只是目前合資企業的產量還沒有上來。工業機器人不像汽車產業那樣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市場相對比較小,而在應用的可靠性和性價比上,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相比均處于劣勢,國外品牌的利潤空間巨大,具有大幅下降的空間,所以自主品牌的前景不容樂觀。

單憑一個企業的能力不可能在工業機器人的所有方面實現突破,選擇合資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途徑,但不能成為國家的戰略!羅百輝認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重點應該放在工業機器人產業化上,應繼續加強對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及用戶的政策扶持,同時加緊制定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及行業準入制度。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熱衷于與外 資企業合資的問題,我國應該制定詳細的國產化路線圖,加快關鍵核心部件的國產化。如果工業機器人自主品牌培育得好,預計到2015年,我國會有1~2家工業機器人企業在國內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將初具競爭力。

相關:工業機器人市場(數據來源:睿工業)

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

從2010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拉動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汽車及零配件等行業,汽車及配件行業2010年的增長率都在30%以上,且國內多個汽車生產廠家擴建了廠房或增建了新廠,采購了大量的機器人。

隨著國內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電子代工等勞動密集性產業開始逐步轉向自動化的生產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國內多家電子生產企業引進多種工業機器人代替手工作業,如富士康等。

歷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

年份

工業機器人銷量(臺套)

增長率

2009

5527

 

2010

12065

118%

2011

14808

23%

2012

14995

1%

2013

15805

5%

2014

17717

12.1%

2015

20092

13.4%

年份

工業機器人銷額(百萬人民幣)

增長率

 

2009

1240

 

2010

2497

101%

2011

3007

20%

2012

2985

-1%

2013

3126

5%

2014

3470

11%

2015

3897

12.3%

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 2010~2011臺套/百萬

工業機器人類型      

工業機器人銷量(臺套)

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百萬)

 

2010

2011

2010

2011

焊接機器人

2775

3702

622.2

798.0

噴涂機器人

2172

2665

496.3

586.0

搬運機器人

1870

2592

322.5

447.0

碼垛機器人

1593

2148

316.6

427.7

裝配機器人 

1315

1289

266.5

261.1

切割機器人

905

960

179.5

190.9

涂膠機器人

567

563

121.2

116.4

其他

868

888

172.3

179.7

總計

12065

14808

2497

3007

2011工業機器人市場從銷量和銷售額來看:

工業機器人市場按照類型劃分使用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為:焊接,噴涂和搬運機器人。這三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總銷量占到整體銷量的61%。

焊接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汽車工業領域,如汽車整車生產線。

噴涂機器人在汽車整車領域也是最廣泛的應用。

搬運機器人在電子3C行業和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廣泛應用。

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帶動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

未來的機器人發展方向是超凈間工作的機器人,主要可以應用在電子行業,微電子行業,食品行業,醫藥行業等。目前核心技術不是特別成熟,像減速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