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美國再工業化 中國制造你準備好了嗎?

時間:2012-12-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制造業發展中出現的“再工業化”的風潮,被業內稱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號,這一信號在全球化的角度為中國制造業敲響了警鐘,同時也讓中國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近期,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制造業發展中出現的“再工業化”的風潮,被業內稱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號,這一信號在全球化的角度為中國制造業敲響了警鐘,同時也讓中國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個普遍的觀點是:帶有定制特性的智能裝備將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而且將成為這一過程的關鍵所在。

12月6日,蘋果公司CEO庫克宣布要把蘋果公司的部分生產線拿回到美國(之前蘋果的戰略重點在亞洲,尤其在中國),另外,包括通用電器、克萊斯勒、惠普、耐克等著名品牌,也相繼加入回流潮,紛紛把生產線轉移回美國。

這一切都源于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關于美國制造業的新戰略——“再工業化”。之前,美國的資本家將本國制造業中的低端部分安置到不發達國家,俗稱代工業務(以富士康在大陸的OEM工廠為代表),而美國等卻依靠成品的高額利潤,盡享財富金子塔的塔尖部分。

上文提到的美國制造業低端部分,吸引了東南亞一帶(包括其他不發達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同時解決了美國等國內人力成本過高的不利因素。而隨著上述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的代工廠)勞動力工資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斷上升,這一有利因素不復存在。今年,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工廠數次爆發工人內訌,直接影響到其雇主蘋果公司的制造流水線,而且使蘋果的品牌形象受到打擊。另外,制造業的回流,也可部分解決美國等發達國家內部的就業問題。

美國的再工業化,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遠景描述不謀而合。普遍認為,美國的再工業化,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制造業回歸,它將催生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而帶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設備被普遍應用,將成為一大趨勢。

因此,美國的再工業化,其實質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信號。美國將通過重整國內制造業,希冀其制造工業發生飛躍。作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頒布了最新的法律,包括發展新興產業。再工業化,是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交織在一起。制度創新由政府推動(其中還包括金融制度),技術創新方面由新興產業推動。在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高端的制造業設備成為創新的首要任務。

具體到中國,我們的制造業卻面臨被遠遠甩在后面的危險。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眾所周知,廣義的制造業可分成生產、物流、裝配、檢測四個環節,生產設備容易實現標準化,創新的頻率不高,比如機床,而后三類很難實現標準化設計和研發,尤其是作為質量監督的檢測環節,未來的趨勢一定是趨向于智能設備的定制化。

雖然定制設備的概念在中國制造業中并未普及,但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卻十分普遍。中國生產線對國外設備的復制走過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的路,但僅限于標準化設備,而智能定制設備卻一直水土不服,在引入中國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首先是需求滿足問題,國外研發力量距離中國企業較遠(不僅是距離遠,還包括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等),由于不貼近中國的制造業生產線,帶有鮮明定制色彩的設備無法有效研發;第二,即使中國制造企業嘗試與國外設備提供商合作研發,也因為上述的溝通成本偏高而付不起高昂的學費;第三,中國的研發型企業過于稀缺。

作為國內典型的智能檢測設備供應商,北京領邦儀器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機械電子工程博士崔忠偉對智能定制檢測設備的研發頗有感觸。他認為,以制造業的產品檢測環節為例,革新方式與傳統方式的割據戰早已拉開了帷幕,對于需要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的企業來講,最迫切的檢測需求來自于勞動力最密集的地方,在未來的工廠檢測車間,不再需要幾十上百的工人,而是二三人看著一兩臺智能檢測設備而已。“定制檢測的模式,與傳統檢測方式相比,是汽車與馬車同場競技。智能制造將改變中國未來的生產方式”。

盡管如此,由于意識不到定制設備在創新研發上的巨大價值所在,國內廣大制造企業對采用定制設備仍然心有芥蒂,持觀望態度者大有人在,而只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對這方面認識較為清晰,便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窘境:一邊是擺在眼前的大勢所趨,一邊卻依然是畏首畏尾、踟躕不前。

因此,除了類似北京領邦儀器這樣的研發型企業應該走出深巷,加大市場推廣的力量外,還有賴于國家政策和政府機構的引導與扶持,另外,媒體及相關單位對廣大制造型企業深層次問題的深入了解和公開報道,也將有助于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事在人為。美國的再工業化給出的啟示,將引導我們更加注重創新在科技產業化中的作用,而智能裝備也將在推動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過程中挑起大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