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機器人兩個突破點:國標和特色機器人

時間:2012-12-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產機器人舉步維艱。國產機器人制造的最大弱點是制造格局缺乏凝聚力,技術水平低端化是其中一方面因素,政府的“放任自流”才是關鍵

隨著新型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及汽車等傳統產業需求的增加,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迅速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14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國。201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為22600臺,同比增長51%,增速保持世界第一,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李文倩認為,經過近10年的發展,機器人在我國的應用逐漸擴大,不僅走進了工業制造領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普及。制造方面,國內企業處境內憂外患,牽制因素頗多,并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彌補。為國內企業贏得生存空間及發展機遇,可考慮以“國標” 出臺以及特色機器人為突破點,限制外企在國內市場過度擴張的同時還符合我國現時發展狀況。
 
國產機器人舉步維艱。國產機器人制造的最大弱點是制造格局缺乏凝聚力,技術水平低端化是其中一方面因素,政府的“放任自流”才是關鍵。以航空制造領域的中航工業集團為例,其擁有的多間子公司及研究機構覆蓋了飛機制造的整個流程,為自主研發提供完備的條件。然而機器人制造領域的國企比例遠遠低于民營企業,并且沒有一個國企在完善產業鏈條方面有突出成績,研發進程仍停留在表面。
 
國產制造標準應盡快出臺。機器人市場混戰10年后,市場狀況亟待規范,業內人士均期待相應標準的出臺。預計新標準對外企在我國的擴張起到緩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內企業保留生存空間。部分有實力的企業甚至可以借此機會迅速成長,提高市場占有率。
 
具有特色的機器人是國產品牌的突破口。反觀高校的機器人制造,不論功能的多樣化及制造的可靠性均屬上乘,其創新能力更是頻頻獲得國際獎項承認,鑒于量化生產遭遇的重重困難,創意無法進一步傳播。就這一方面,相關企業應予以重視,加強與高校合作,為國產創意提供支持及平臺,憑借創新能力走進制造市場。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指出,國產制造標準應盡快出臺,對我國市場進行規范。加強與高校合作,將高校的創新力量充分利用起來,同時從小型的特色制造入手,是國內企業抵抗外企進攻的最佳砝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