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開關電源轉換器電力電子集成技術探究

時間:2012-11-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實際上,在電力電子集成技術的發展進程中,已經經歷了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模塊化、功率與控制電路的集成化、無源元件的集成(包括磁集成技術)等發展階段

電力電子電源設備的制造特點是:非標準件多,設計周期長、成本高、可靠性低、工作量大,而用戶要求制造廠生產的電力電子產品要實用、可靠性要高,體積重量要小,成本要低。這就使生產廠家承受的壓力很大,迫切需要開展集成電力電子模塊的研究開發,使電力電子產品標準化、模塊化,可制造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等目標得以實現。

實際上,在電力電子集成技術的發展進程中,已經經歷了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模塊化、功率與控制電路的集成化、無源元件的集成(包括磁集成技術)等發展階段。

1)電力電子器件模塊

電力電子電路常常由多個電力電子器件組成,如一個雙向開關至少需要兩個三端器件和兩個二極管組成;考慮到串/并聯、單相、三相半橋或全橋開關電路要用幾個,甚至幾十個開關器件和一些輔助器件(如快速二極管)組成。電力電子轉換器的功率電子器件之間的互連線多、寄生電感大。為了使其結構緊湊、體積小、加工方便,更為了縮短開關器件之間的互連導線,減小電感,電力電子器件必須實現模塊化、集成化。將若干個功率開關器件和快速二極管組合成標準的電力電子器件模塊(PowerModu1e),是集成電力電子技術發展進程中最原始和最簡單的集成化、模塊化。逆阻(ReverseB1ocking,RB)IGBT的出現,使雙向IGBT開關省去了兩個二極管,有利于組成矩陣轉換器模塊。

但是,電力電子器件模塊僅僅是若干電力電子器件的集成,還沒有與驅動、控制、保護、檢測、通信等功能集成,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2)智能功率模塊

20世紀80年代開發了智能電力電子模塊(Inte11igentPowerModu1e,IPM)將電力電子器件與驅動、智能控制、保護、邏輯電路等集成封裝,IPM又稱為智能電力電子集成電路(SmartPowerIC)。

近幾年來的發展方向是將小功率系統集成在一個芯片上(SystemnChip),可以使電力電子產品更為緊湊,體積更小,也減小了引線的長度,從而減小了寄生參數。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一體化(A11inONe),將所有元器件連同控制保護集成在一個模塊中。有報道稱,美國有研究人員將小功率異步電動機的運動控制系統(包括逆變器、微處理器、控制保護電路)集成在電動機內,形成傳動控制系統與電動機的一體化。

3)集成電力電子系統

20世紀90年代,隨著大規模分布電源系統的發展,IPM的設計觀念被推廣到更大容量、更高電壓的集成電力電子電路,并提高了集成度,稱為集成電力電子模塊(IntegratedPowerE1ectronicsModu1e,IPEM)。將電力電子器件與電路、控制、以及檢測、執行等元器件集成封裝,得到標準的、可制造的IPEM模塊、既可用于標準設計,又可用于專用特殊設計。優點是可以快速高效地為用戶提供產品,顯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應用了嵌人式電力電子半導體功率器件的多層集成封裝技術,可以把包括散熱板、基板、絕緣傳熱材料、功率母線、電力半導體功率器件、銅層、陶瓷、集成無源元件、金屬層、表面貼裝芯片(驅動、檢測及保護元件)等封裝在一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