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光伏企業又收到沒交所“退市警告”

時間:2012-1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達90%左右。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這樣極其依賴國際市場的產業,出現眾多企業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是不難理解的。

最近,江西賽維甚至包括昔日行業老大無錫尚德等4家光伏企業因股價過低,先后收到美國紐交所的退市警告。

紐交所的“退市警告”,其所謂的“理由”是否合理,在此暫且不論。面對“退市警告”,我們也應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認真反思。

前幾年,在各級政府的鼓勵和大力推動下,中國光伏產業依靠原材料、市場“兩頭在外”模式,快速壯大,產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但風云多變,隨著產能一再擴大,產業的競爭加劇,特別是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以及主要市場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中國光伏企業的市場空間被不斷打壓,利潤不斷下降。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達90%左右。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這樣極其依賴國際市場的產業,出現眾多企業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是不難理解的。

其實,光伏產業的危機,就是過度依賴外需的傳統發展模式的危機。這種危機已經不是第一次爆發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我國東南沿海大量“三來一補”的“貼牌”工廠被國際市場的突變打個措手不及,不少企業倒閉關門,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光伏產業是公認的新興產業,光伏發電也是舉世認可的清潔能源,但光伏企業的發展走的還是“三來一補”企業的這條老路,也是把自己的命脈寄托于國際市場。

“退市警告”警告我們,無論是“三來一補”的“貼牌”工廠,還是“兩頭在外”的光伏企業,都是依托廉價勞動力、土地、資源環境成本等發展起來的模式,缺乏核心技術、品牌,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這種發展模式下,國內產業只能看國外市場的“臉色”行事,只要國際市場一疲軟,整個行業就陷入困境。

有產能必須要有市場,否則就只能關門。我國光伏產能向哪里去找市場?結論是:開發國內光伏市場。以內需為主是大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產業壯大的戰略基點。從市場規模看,2011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為300萬千瓦,只相當于一個中型火電廠的裝機規模。而在新能源應用較早的德國,光伏發電已經達到全國用電量的10%。按10月份全國社會用電量3998億千瓦時計算,我國光伏發電若達到德國水平,光伏并網電量要達到399億千瓦時,要貢獻這么多的電量,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增長空間巨大。而從經濟發展方式的角度看,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也十分符合我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那么,為什么廣闊的國內市場未被開發?主要原因是國內光伏發電成本高,難以取得并網配額。國內市場因沒有并網配額,光伏發電只賠不賺,只好在國外找市場。可見,破解光伏并網難題,是培育國內光伏市場的必須,也是解決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前些年,國內許多地方都高度重視光伏產業發展,將其定為支柱產業,制定了規模可觀的發展規劃,但無一例外地都忽視了國內光伏發電的并網配額問題。值得高興的是,近兩月來,隨著《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和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相關辦法相繼出臺,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都把解決這一問題擺上了重要位置,國內光伏市場啟動已現曙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