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十年回顧

時間:2012-10-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的電力體制經過一系列改革,除設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外,原有大型電力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和市場整合,構建成11家集團公司

97年以來,我國的電力體制經過一系列改革。除設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外,原有大型電力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和市場整合,構建成11家集團公司,包括:兩大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5個區域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則由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及海南的電網資產重組而成。五大發電集團———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兩大輔業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形成當前中國電力行業格局。

十年電改歷程

如果從2002年開始計算,電改已經進行了10年,電力產業市場化改革的復雜性超出了最初設計者的想象,漫漫長路,不堪回首:

1)1997年開始對針對電力工業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成立了國家電力公司,原電力部行使的政府管理權移交給國家經貿委,電力體制政企分開。這算是預備。

2)2002年開始在電力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打破電網的垂直一體化壟斷模式,在發電端開放競爭。實行“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力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進行劃分。

3)2003年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正式成立。國家電監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4)2011年將進行電力“主輔分離”。兩家電網公司的勘測設計企業,火電、水電施工企業和電力修造企業剝離,同時并入新成立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十年電改評價

改革的歷程表明,電力產業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改革既可能獲得巨大收益,又潛伏著各種風險。十年過去,電力改革當初提出的改革方針“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只完成了前一半。即使對這一半的改革,業界也都一致認為不徹底。

1)廠網雖分開,但原本分離的本意是在發電側展開競爭,可是由于上網電價和發電額度仍然控制在發改委,初衷并沒有實現。反而成了夾生飯。

2)主輔分離不徹底。原目標是剝離電網的電站設計建設、電力裝備制造、三產等輔業,只保留輸配電主業。可是國網利用2008年冰災,提出的輔業重新界定,并于2009年逆向收購許繼平高兩大領先電氣制造集團。

改革的最大阻力來自于電網和其相關利益集團,步步為艱。一句話:不徹底、不堅決、沒觸動核心。一個被規制企業利用規制者的自利動機進行尋租活動,使規制者成為被規制者的“俘虜”,并共同分享壟斷利潤,從而導致規制的失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電改注定無法成功。

為完成國家2002年提出的“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目標,顯然當前這個格局還需要進一步拆分:剝離電網的配售職能,成立獨立區域電網公司;剝離國網的電氣設備制造的輔業;成立第三方的電力調度和交易中心。電改進入攻堅階段。(本站整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