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上半年報告稱,目前困擾中國制造業的因素包括外需萎縮、內需不足,以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中國制造業潛在增長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當前經濟處于怎樣的運行狀態,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步走勢如何,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并結合實施“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對當前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
1.當前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判斷
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定
今年以來,在外需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3%的增長速度。同時還要注意到,工業生產增速已呈現出緩中趨穩跡象,4、5、6、7四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3%、9.6%、9.5%和9.2%,未出現大幅波動。
增速回落帶有明顯的調整特征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影響,中央實施了包括十大產業三年調整振興規劃在內的“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三年過去了,政策效應逐步減弱,一些政策措施逐步退出,經濟運行處在從政策刺激向內生增長轉變的過程,經濟增速呈現出適應性的調整回落。另外,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7%,2011年增速達到13.9%,預計2012年增速在10%左右。
外需萎縮的影響程度加深
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美國經濟依然疲軟,歐洲經濟處于衰退邊緣,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加大我國工業出口壓力。
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生產經營困難加劇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785億元,同比下降2.7%;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下降6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1.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6%。
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9%和3.4%,與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僅一年時間價格指數分別回落10.4個和14.4個百分點。隨著前期新上產能集中釋放與市場需求回落“雙碰頭”,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市場對價格下行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
2.部分重點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鋼鐵行業
去年4季度以來,受國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生產經營步入低谷。粗鋼產能釋放加速,鋼材需求增長緩慢,冶金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鋼材價格持續下跌,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總額大幅下降,行業運行困難加重。
盡管去年四季度以來,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也有回落,但幅度明顯小于鋼材價格回落的幅度。比如,7月份進口鐵礦石價格平均為133.72美元/噸,比年初僅下降0.05美元/噸
另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1-7月,會員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僅有7億元,虧損面高達33.8%,扣除投資收益,全行業主營業務整體處于凈虧損狀態。
預計在今后一段較長的時期內,鋼鐵行業將繼續維持這種微利運行態勢,鋼鐵企業可能要勒緊褲腰帶過一段苦日子。另一方面,鋼鐵行業也要抓住市場趨緊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在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水泥行業
受基礎設施投資影響,水泥行業總量過剩問題凸現,生產增速大幅回落,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效益明顯下滑。
據建材工業聯合會統計,1-7月,水泥產量11.96億噸,同比增長4.4%,增速同比回落8.3個百分點;7月份,重點建材企業水泥月均出廠價355元/噸,比6月份下降3.4元/噸,同比下降10.4%,浙江、安徽、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水泥價格大幅度下滑,市場需求不旺已導致“價格戰”在部分區域上演。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7月,水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7%,實現利潤同比下降53.1%,行業平均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11.6%降到5.5%。
電解鋁行業
去年四季度以來,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我國電解鋁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進一步惡化,前景不容樂觀。
一是成本仍剛性上升。電價是影響電解鋁成本的最主要因素。目前,過高的電價已使電解鋁企業難以消化。1-7月,我國鋁冶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11.9%,主營業務成本增加16.9%。國內電解鋁生產平均成本已高達16800元/噸(行業平均電價0.52元/千瓦時)。
二是鋁價進一步下挫。1-7月,國內市場鋁現貨平均價格為15992元/噸,同比下降5.6%,其中7月份平均價格為15561元/噸,比上月下跌1.7%。若國內外經濟形勢短期內不能好轉,鋁價還將進一步下滑。
三是虧損進一步加劇。1-7月,鋁冶煉行業企業盈虧相抵凈虧損18.9億元,去年同期實現利潤77.2億元;企業虧損面達35.4%,虧損企業虧損總額81.1億元,同比增長216.1%。
四是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從目前國內外鋁價來看,國內價格比國際高270美元/噸左右,很難通過生產成本升高來推動國內鋁價上漲,因國內鋁價高,也抑制了國內的鋁材出口。
紡織行業
2012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國內市場需求增長趨緩,國內外棉價過大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呈現下滑態勢,生產增速明顯下降,出口數量有所減少,企業效益出現下滑,產業鏈前端(棉紡、化纖)虧損加重。
1-7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23億元,同比下降1%;企業虧損面達17.7%,較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09.3%。其中,化纖行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2.5%,棉紡紗加工業利潤同比微增0.2%。
當前影響紡織行業運行的突出問題是,市場需求不足、國內外棉差價持續擴大、國際市場競爭加劇、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等。
當前棉花問題備受關注。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外棉價差不斷拉大,到今年7月19日,國內外棉價差約為4100元/噸左右。持續加大的國內外棉價差,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電子行業
1-7月,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2%,增速同比回落2.6個百分點。受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影響,今年以來我國電子出口延續低速增長態勢。
1-7月,規模以上電子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7%,增速同比回落3.7個百分點,出口增速快于其他多數行業,下降幅度也要低于其他多數行業,主要是去年同期電子制造業出口增速相對較低。
從短期看,歐美經濟形勢難有大的起色,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還將面臨較大壓力。電子信息產業外向度高,穩出口和調結構不可偏廢,穩定出口和促進內外需市場結構調整仍將是“十二五”時期兩大工作重點。
3.下半年工業經濟面臨的環境分析
從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來看,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要更加復雜,存在更多變數。外部需求萎縮與內需增速放緩相互交織使得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國際環境
從國際環境來看,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增速減緩,面臨的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有所加大。下半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面臨諸多變數,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增長模式調整變化的過程極其復雜。世界經濟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復蘇前景不容樂觀,都將使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
國內環境
從國內看,出口、投資、消費三大需求和產出增速普遍低于市場預期,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投資增長動力不足。雖然我國采取了諸多擴大內需政策,內需拉動作用有所釋放,但由于國內前期經濟增長累積的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加上金融市場風險的影響,內需拉動作用還沒有突出表現,內生性增長動力仍然不足。
出口前景不容樂觀。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各國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保護主義明顯升溫,不僅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紛紛設置各種壁壘,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貿易限制性措施也明顯增多,全球多邊貿易談判長期陷入僵局,這些都對全球貿易穩定增長形成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