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全面實現水電重大裝備國產化

時間:2012-10-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水電重大裝備制造業探索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并全面實現國產化的自主創新之路

 

三峽電站機組7月全部投產后,已通過約百天高負荷運轉的初步考驗。記者從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三峽工程電站重大裝備國產化研討會上了解到,依托三峽工程,我國水電重大裝備制造業探索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并全面實現國產化的自主創新之路。

三峽工程所使用的機電設備,關系到整個樞紐的安全可靠運行和綜合效益的發揮。在三峽工程論證階段,我國設備企業無法獨立承擔設計和制造工作。但單靠采購國外先進設備,不僅增加工程成本,也會產生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為此,我國在三峽左岸電站機組實行國際采購,走技貿結合、技術轉讓、聯合設計、合作生產之路。

1996年,在三峽左岸電站14臺機組國際招標中,阿爾斯通中標8臺,與哈爾濱電機廠合作;VGS聯合體中標6臺,與東方電機廠合作。2005年9月16日,由我國企業自主制造的三峽左岸電站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并網發電,我國水電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右岸電站12臺機組招標采購中,東方電機廠、哈爾濱電機廠與阿爾斯通一起,分別獲得4臺機組的獨立設計制造合同。2007年7月10日,我國首臺國產化70萬千瓦水電機組投產發電,國產化水平達到100%。

從只能設計制造30萬~4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到能制造70萬千瓦特大型機組,我國水電裝備制造業實現了巨大跨越。而在地下電站建設中,設備國產化繼續深入。據介紹,在地下電站建設中,哈爾濱電機廠、東方電機廠從設計到制造全部是自有技術。

中國三峽集團機電工程局局長張成平介紹說,三峽集團開發的烏東德、白鶴灘電站有望采用百萬千瓦級機組,相關機組設備及原材料也將立足國內設計制造。

“從主要采購外國廠商的技術設備,到設備國產化,我國水電重大裝備擺脫了外國技術的掣肘。”中國三峽集團董事長曹廣晶表示,目前我國擁有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水電裝備企業,下一步要更多地參與國際市場,并把中國的技術標準推向世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