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津“十二五”時期八大優勢產業之一的航空航天產業近年發展迅速,2011年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速達33.8%,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和空間站為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業內人士建議,天津欲將航空航天作為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需在“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產業輪廓下,不斷延伸產業鏈、完善配套產業,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和發展可持續性。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保持快速增長
作為天津“十二五”時期著力發展的八大優勢產業之一,近年天津航空航天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成為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記者近日從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2011年,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總產值達227.7億元,同比增長33.8%;2012年的前2個月,該產業總產值同比增幅達39.6%。
天津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曉雁認為,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基本上是從無到有、依托大項目發展起來的。2005年,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總產值只有2.2億元。2006年以來,隨著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項目順利實施,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迎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記者從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圍繞航空航天龍頭項目,目前天津吸引了美國古德里奇、法國佐地亞哥、瑞士華格、西班牙英德拉、加拿大FTG、德國漢莎等上百家航空配套企業,形成了由飛機總裝和零部件配套制造業帶動,高端航空金融租賃、航空物流、航空培訓、商務會展以及航天技術服務、航天投資融資等配套企業聚集的雛形,產業鏈條正在不斷完善。
目前,天津空客A320系列飛機已累計交付73架、年內將累計生產交付100架,生產速度已達到每個月3架,直升機已交付10架、年內將累計生產交付20架,無人機項目一期6月份將竣工形成產能。到2015年,中航直升機將實現年產各類直升機300余架,成為全球直升機主要供應商之一,中航直升機天津基地將被打造成為中國直升機產業總部基地、研發中心、民用直升機總成與交付中心、市場營銷中心、客戶支援中心、通航運營中心。
“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產業體系加速形成
近年,隨著直升機基地、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和衛星有效荷載項目相繼落戶,天津正加速構建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和空間站為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產業體系。
天津市政府2012年初批復的《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促進臨空產業區(航空城)、開發區西區和濱海高新區的航空航天產業加速聚集,使該地區成為亞太地區一流的航空航天產業制造、研發和轉化基地。同時,培育東麗航空產業區、津南雙港工業區、寧河現代產業等三個配套產業區,增強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后勁,進一步拓展完善航空航天產業鏈,向產業鏈上游研發、設計環節轉移。
目前,中航直升機天津產業基地建設進展良好,總部和研發中心辦公大樓已進入精裝修階段,生產基地6.3萬平方米建筑也即將全面驗收并投入使用,這其中包括動力站、噴漆機庫、指揮塔臺、試飛檢測機庫、維修停放機庫等,今年將啟動特種車庫、燃油實驗廠房、外來人員辦公樓等項目。
無人機項目即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產業基地項目自2010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科研辦公樓主體已封頂,一號和二號鋼結構廠房已完成主體結構,滑行跑道施工基本完畢,目前正在進行輔助工程施工。
此外,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建設進展順利,自2008年6月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已完成投資20億元,30余個單體建設項目除了振動塔尚需到9月完工外,其他均已建成,其中信息中心、貯箱焊接裝配廠房、絕熱層施工廠房、復合材料廠房、鑄造廠房等已投入使用,有力保障了研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已順利研制成功國內最大火箭貯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一級氫箱。
以載人航天空間站為代表的超大型航天器項目已開工建設,空間站總裝測試試驗中心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包括總裝測試、熱力學試驗等七大功能區,打造國際一流的超大型航天器總裝、測試、試驗基地。
延伸產業鏈、完善配套產業促進競爭力提升
航空產業鏈上游是研發設計,中游是生產制造,下游是航空應用和維修服務。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周立群認為,天津已進駐幾十家航空制造企業和上百家航空配套企業,但這種“嵌入式”的產業聚集模式的根植性仍較薄弱,一方面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的研發及標準制定基本依賴外方,產業被鎖定在中低端,轉型和升級困難。另一方面產業利潤低,談判話語權低,產業外來風險大。
業內人士認為,天津欲將航空航天作為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需在“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產業輪廓下,謀劃布局全產業鏈相關企業在津生根發芽,不斷延伸各航空航天產品產業鏈、完善配套產業。
一是引進和發展大飛機配套產業,積累研發經驗。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李偉華博士認為,天津首先需要詳細了解大飛機配套產業鏈,有針對性地引進有關領域內領先企業落戶;還應密切關注我國大飛機項目發展新動向,爭取成為零部件配套商。其次,天津主要承接空客A320項目的總裝制造部分,研發設計環節涉及較少。隨著雙方合作關系深化和拓寬,天津應爭取更多的研發設計項目落地天津;在后續機型A350等引進后,應借機形成空客系列機體、部件、發動機的系列維修能力和貨機改裝能力,成為亞洲第一的總裝制造和維修基地。
二是完善直升機和無人機下游產業鏈,著重拓展銷售渠道。目前中航直升機天津基地具備設計研發、市場營銷、利潤結算、管理運營以及客戶服務等完整功能;無人機方面,已研制出“彩虹”和“刀鋒”兩個無人機機型,形成了從小型超近程、中型高空到大型遠程的全系列產品。李偉華認為,這兩個產業應更注重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包括檢查維修、航空運輸、銷售服務等。
三是延伸產業鏈兩端,發展相關配套產業。積極促進向產業鏈上、下游的研發、設計、維修、服務環節延伸,進一步吸納具有高端技術尤其是關鍵技術的航空航天制造商零部件和發動機零部件制造商,在已有航線維護基礎上形成機體維修、發動機維修和部件維修三個方面的綜合維修產業,形成完整的航空綜合培訓體系,加強產業鏈上的金融租賃、航空航天商業會展等配套服務。周立群認為,航空城今后工作重點應放在發展配套產業,即大力發展飛機零部件、發動機、機載設備、機場空管及地面設備、飛機維修、物流配送、人員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