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的建議》專題議政報告顯示,廣州農村地區污水治理缺地、缺錢、也缺統籌管理。
市政協提案委提交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用地問題日漸成為制約工作開展的瓶頸,農村生活污水和其他面源污染對水源安全威脅不淺。此外,除市財政安排資金,有關區縣級市大都不再出資,造成相當部分行政村的排污管網覆蓋率不足80%,全市至少有50%的管網未做到污水獨立收集,影響治污效果,且設施運行維護費也投入不足。
與會人員紛紛建言獻策:
陳迪云:工業污水對農村污染嚴重,市區各級環保部門重點監管企業行業,管理的盲點其實是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
譚應華:最大的問題是錢的問題,(過去幾年)番禺自己就花60多億做污水處理,那是下了大決心的,都是從銀行貸款。有個玻璃廠導致附近村莊患癌癥人數上升,當時就把它徹底關掉,一共關了1300多家污染企業,采取鐵腕手段關了的。
文章來源: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