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機床再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曹華軍教授認為,機床鑄造應從機床后市場的范疇進行考慮和分析,納入到“機床銷售-維護-再制造”這樣一個完整鏈條中,將其作為機床的后市場。
相關人士分析,機床在被淘汰或進入報廢期之后,完全可以通過再制造創造新的價值,創造一種后市場服務,并形成較大的利潤空間。目前形成的汽車后市場,規模龐大,機制完備,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值得機床鑄造行業借鑒。
作為世界上機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機床保有量達到800萬臺左右,役齡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占50%左右。在未來5-10年,這些機床都可能形成相當規模可循環利用的再制造潛在資源。
文章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韓國機床進口擴大本土企業需盡快提高自身競爭力
我國是韓國機床出口的大國,韓國機床企業十分重視中國的機床市場。國內機床企業要扭轉機床的進出口逆差,就要先分析出國內機床與韓國機床的差異區別。就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