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普降三成
9月11日,北京北鍛鍛壓機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鍛)的車間里,大約1/2的面積堆滿了機床,這些都是已經完工尚未銷售出去的成品。總經理劉文革說,他們廠沒有庫房,過去產品供不應求,機床生產出來,甚至還未噴漆就被客戶拉走了。而今年,庫存則明顯上升很多。
劉文革說,就算保守估計,產量也下降了50%。以前忙的時候廠子里通宵加班,現在正常上班時間都沒活可干。100人左右的廠子,已經有30-40人放假了,領取著每月1000多元的最低工資。
機床的利潤也大幅下滑。上世紀90年代,鋼材價格大約800-1000元/噸,一臺規格300噸、重量50噸的沖床售價約為65萬元;而現在,鋼材已經漲到6000元/噸,而同樣規格的沖床雖然賣到90萬元,漲幅38%,但相對于鋼材500%的漲幅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劉文革表示,如今他們廠單臺機床的利潤平均不到10%,“工人的工作都缺乏積極性,提不起興趣來。”
北京安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代理著全國幾十家機床廠的產品,是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機床銷售企業之一,總裁王濤表示,不光是機床廠,就連他們銷售商的庫存目前也處于高位。據他了解,上游很多機床廠都在放假、輪休,或是組織學習,也有個別小廠家已經關門。
作為銷售終端,他們對市場的變化更為敏感。今年以來,他們的銷售額下降了50%,新訂單數量接近于零。交貨的時候,客戶也會以各種理由推遲、拒絕收貨。
王濤說,相比去年,企業的應收賬款減少很多。一方面是因為生意不好,公司在付款方式上更加謹慎,大多要求全款而不是墊資;另一方面,產品賣不出去,業務員時間多了,正好出去要賬。同理,他們的很多客戶都反映今年服務水平有所提高,其實也是因為銷售量下降,服務時間更充裕了。
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歷來是眾多鍛壓機床廠商展示自己的舞臺。但12日展覽會停車場里的車寥寥無幾,大門口也看不到人,有的觀眾甚至誤以為展覽已經結束。
據了解,低迷的行情不止在北京存在。沈陽普森鍛壓機床成套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夏歡表示,根據她在行業會議上了解到的情況,產量下降30%是普遍現象。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1-6月,機床工具行業銷售產值連續半年以來整體出現大幅下滑的態勢。其中,切削工具制造、鑄造機械制造、機床附件制造行業的增速下降幅度占比較大,同比增速分別下滑了35.61、28.82和37.28個百分點。
需求放緩
機床行業產量下降,與下游需求放緩有關。以北鍛為例,劉文革表示,他們的大客戶是美的集團。前幾年,美的一直在擴張,四處建廠,所以需要采購大量的機床設備。而今年,美的的擴張步伐放緩,他們的訂單量也就隨之大幅銳減。
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華南地區銷售經理區智楨也向表示,家電是機床行業的重要下游之一。從2007年開始,全國推廣“家電下鄉”政策,受此利好影響家電行業發展迅速,這同時也刺激了對機床的需求。而去年年底以來,“家電下鄉”政策陸續結束,家電行業開始步入“慢車道”,對機床的需求也就沒那么多了。
除了家電,汽車也是機床行業的重要下游之一。今年上半年,新車銷售增長緩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產銷952.92萬輛和959.8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1%和2.9%,其中貨車、半掛牽引車和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而夏歡說,他們的產品很多都是銷往貨車零部件廠家。今年以來,貨運市場不好,貨車需求量降低,零部件廠家也開始半工半歇,由過去的三班倒改為上4天、休3天,對機床的需求自然也隨之降低。
一方面是需求降低,另一方面又是產能過剩。王濤說,前些年,機床市場火爆,產品供不應求,需求被放大。一部分廠家受此刺激盲目擴張產能,造成了如今全行業的產能過剩。這反過來又促使廠家之間惡性競爭,攤薄了利潤。
制造業低迷
王濤表示,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所以又被稱為“工作母機”。在現代工業中,汽車、飛機、造船、工程機械甚至是家具這樣的非金屬制品,都需要使用機床來加工,所以它的下游非常廣泛,幾乎涉及所有的制造行業。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也表示,機床的興衰確實能夠反映整個制造業的好壞。不過,相對于發電量、貨運量這樣的當期指標,機床因為其生產周期需要幾個月到一年,所以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該人士表示,機床行業屬于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的行業。今年以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停滯,房地產新開工量減少,造成了制造業開工率降低,這些都會傳導至機床行業。
除了投資,出口因素也對機床行業影響很大。昆山機械(昆山)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光表示,往年8月-12月,都是南方制造業的旺季,廠家為了年底圣誕節的訂單全力趕工。而今年,則呈現出旺季不旺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歐債危機影響,出口乏力。制造業接不到訂單,自然不需要采購機床設備了。
9月10日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幅從7月的1.0%上升至2.7%,略低于市場預測平均的2.9%;其中,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分別出現12.7%和6.7%的負增長。
關于未來,上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人士表示,相對于年初,7、8月份機床行業的產量下滑速度已經有所放緩,但是還沒見底,目前仍未看到反彈的跡象。
而王濤則表示,按照目前的需求水平,光是消化庫存就需要3個月時間,所以年底之前很難看到好轉。他更擔心的是,由于賬期、貸款等因素,矛盾爆發大多集中在年底,到時候也許會出現大批小廠家倒閉,老板跑路的狀況。
文章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