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及關鍵部件工程作為新興戰略之一,要求掌握先進軌道交通核心技術,全面實現軌道交通裝備產品自主設計制造,建成產品全壽命周期服務體系,滿足我國軌道交通發展需要;主要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2015年,提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年銷售產值超過4000億元,到2020年,年銷售收入超過6500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6%。
軌道交通裝備:“十二五”輕軌建設里程達2600公里
隨著我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實現工業銷售產值2477.3億元,出口交貨值84.1億元,“十一五”期間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銷售產值年平均增長率約為31.9%。已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制造基地,生產能力已居世界領先地位。形成了以主機企業為核心、以配套企業為骨干,輻射全國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鏈。
機車需求是投資重點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已初步建立了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框架,2010年產業整體研發投入已接近產品銷售收入的4%、部分企業已超過10%。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軌道交通在未來5~10年仍將保持較快發展,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十二五”期間全國各城市地鐵、輕軌規劃線路建設里程將達到2600公里,建設投資規劃額將達1.27萬億元。截至今年8月,全國大多數地區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確定了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規劃和線路,其中已有10個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獲批。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鐵路基礎建設投資經過去年的收緊期以后現已重新放開。據公開消息顯示,鐵道部已確定在年初的基礎上,對2012年的鐵路基本建設追加640億元投資。鐵道部在7月30日發布的《2012年第三期鐵路建設債券募集說明書》中披露,2012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總規模為58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700億元,這部分投資將完成近5000公里的鐵路建設。
相關機械行業分析師表示,鐵路建設將逐步脫離此前的疲弱期,恢復正常。他分析稱,此前制定的“十二五”戰略規劃已將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納入,但此后發布的20重大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述產業的產業線。可以看到,規劃重點對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發、制造、監測、列車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規劃,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及關鍵部件工程中,更進一步地指出了對新型城軌車輛、城際動車組、30噸軸重機車等方面的發展要求。因為項目的落地是對規劃的推進,所以針對這一產業,站后工程及車輛制造是更顯著的投資標的。
記者發現,除第一句話對規劃內容有一定布置外,其余的內容與擴大的站后工程設備和機車需求相關。工程要求開發高寒及城際動車組、交流傳動快速機車、30噸軸重機車與貨車、新型城軌車輛、大型施工裝備、多功能高效率工程及養路機械。研發永磁電傳動、磁懸浮、列車制動、牽引控制、安全監測、通信信號等關鍵技術,研制輪軸軸承、傳動齒輪箱、轉向架等關鍵零部件,加強產業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統創新能力。
利好可替代進口制造商
相關機械行業分析師還表示,一些新線建設已經得到批復,鄭西線或在今年完成,杭長、合福和滬昆線等項目也有了一定資金準備。在這些線路竣工后,大量進入交付階段的線路將帶來大量站后工程、機車的需求,可以關注業務涉及車輛制造的上市公司。
相關證券公司表示,2012年計劃交付鐵路6366公里,其中高鐵有3500公里,剩下三年平均每年將交付6871公里。新建線路大規模的竣工將帶來站后工程設備和機車需求的大幅增長。
相關證券公司認為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研發部分也是該產業投資的重要方向。其在研報中表示,我國動車組發展的歷程走的是整機引進組裝進口零部件零部件逐步國產化。目前輪軸軸承、輪對、大功率柴油機、制動控制裝置等關鍵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未來進口替代空間大。中長期看好具備進口替代潛力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