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人物專訪 > 資訊詳情

企業的領軍人——訪上海山宇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榮軍

時間:2008-01-08

來源:上海神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導語:本期我們所要講述的人物是上海山宇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榮軍。

溫州,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域名詞,溫州現象也不只是老百姓的一種簡單認知,它已成為經濟學家們關注的一個課題,溫州人被外人掛上了一個創業者的名字——老板的誕生地。改革開放前,溫州是中國人在海外最多人的地區;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所提倡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溫州是最多也最早行動的;只要一提起溫州,相信在大多數中國人的頭腦中,首先涌現的就是生意人,本期我們所要講述的人物是與電器有關,他生在溫州,長在溫州,立業在溫州,他就是上海山宇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榮軍。
柳市,隸屬于溫州市下轄的樂清市,浙江省東南沿海一個人口20余萬的小鎮,卻在 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已達174億,位居全國千強鄉鎮第21位,浙江強鎮第3位,溫州市第一強鎮,譽為“中國電器之鄉”,‘正泰’、‘德力西’等中國名牌企業都在此成長。據余總所述,改革開放后,柳市的街頭小巷均分布著電器鋪面和柜臺,貧困的生活加上天生經商的基因,在這樣的驅動之下,溫州人破繭而出,顯示出其強大的爆發力。 80年代的柳市,在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下,幾乎是人人談商,斷路器等小電器已成為柳市的主要產業,每天都能聽到某人又發財的消息。那個時候的余榮軍才剛剛中學畢業,在這樣的氛圍之下生長,耳濡目染,仿佛不進電器這一行是不可能想象的事。其實最初跟著親戚、朋友去做生意,他也不懂,如何去做(生意),目標是什么,如何擴大這些太長遠的問題對于他都是懵懂的。只是延續著前輩們的方式去做,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勇倒也搶灘占地了不少,而且最遠還把生意做到了東北的海拉爾,說起來有些滑稽,那時他找客戶有個特別而有效的方法,去了一個城市,不看黃頁,不去詢問,首先是去看煙囪,哪個煙囪高就上哪家企業去推銷產品,因為在他直觀的概念中,擁有大煙囪的企業用到電器產品的機率就大。不過此時余榮軍依然只是“賣產品”而已。 人的一生往往會因為某一轉念而改變,其實說起來上學的時候余榮軍很喜歡音樂,至今還喜歡吹薩克斯,閑暇時分還會拉拉二胡,如果當年按著這個興趣發展,他的人生將是另一種景象??墒俏覀儚膩矶疾荒茴A知命運,身處在一個大的歷史潮流中,溫州選擇了商道,柳市選擇了商道,他也自然選擇了商道,他的根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之中。 在摸索著走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余榮軍也算是老生意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和原始資金的積累,他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套經營模式,并且思索自己今后的人生和事業道路。就在此時一個商業契機出現了,那就是變頻器,只是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將是他今后為之而奮斗的事業。 國內的變頻器市場在90年代,還是國外變頻器廠商的天下,國內的有些企業正在進行軟起動器的研發。而此時的余榮軍正處在一個事業的瓶頸期,十余年的奔波已讓他心生疲憊之意,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的經銷已沒有了當初利益驅動之下的激情,葉落歸根,不僅僅是年紀大的人們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他想有一個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載體,而這個載體就是事業。當時溫州的正泰、德力西已經初具企業規模,而且發展非???,他與這些企業的老板都是從小一塊長大,大家都在同一個起點出發,如今有了這樣的差距,這對于好強的他也是一個極大的觸動。 初次接觸變頻器,那還是他經營新華集團黑龍江辦事處,在推銷低壓電器時了解了這個產品。當時只是不明白,一個小小的產品價格是他所做的低壓電器的上千倍,利潤更是小小的低壓電器所無法相比的。90年代末期,國內市場使用的變頻器以富士這些日系產品居多,而且價格居高不下,國產的基本沒有。他只是以一種經商之人直觀的敏感,覺得這里應該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盟生出一種想法——為什么中國人自己不能生產變頻器呢? 此時的余榮軍還不可能預見到這個器件將在中國今后要進行的節能戰略中起到多么大的作用,而且他也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拼搏成就了他另一段精彩人生。依然是靠著生意人的本能在摸索,沒有行業技術、沒有行業經驗,憑的僅僅就是溫州人的膽量,說干就干的精神。人常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余榮軍說兩個搭檔合作少麻煩。是的,他有一個好搭檔,那就是現任上海山宇的總經理黃景春。他們倆人的性格正好形成互補,黃總好靜,主抓生產和技術;余榮軍性格外向,主抓市場。由于黃總以前接觸過軟啟動器,而且在當時國內軟啟技術相對變頻器而言更成熟一些,2000年上海山宇成立正式進軍軟啟動行業。2004年開發變頻器。 似乎溫州的企業都經歷過仿制、超越、創新這幾個階段,山宇也不例外,他們認為仿制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軟啟動器是一個高科技產品,產品部件可以仿,甚至買一樣的,可技術核心無法仿制,可以想象,現實給了他們一個結結實實的教訓。而這個教訓是用三年的時間、幾千萬的資金換來的,不可謂不大。而沒有讓他們因此而亂了陣腳的原因是,較雄厚的資金后盾,柳市人不怕輸的精神,一直在支撐著他們。 從最初的投機到最后作為事業經營,山宇在這之間不斷地蛻變。起初連軟啟是什么,要用在什么場合,一無所知。只知道讓電機轉動就可以了,慢慢才知道,僅僅轉動是不行的,一定要帶負載運行,吃過自己不懂技術的虧,所以他們對技術才如此看重,如此珍惜。從公司上了正常的軌道后,山宇就發誓要拋開仿制的帽子,走自主創新的道路,自己不懂請懂技術的人才;生產設備不行購買最先進的,雖然這條路很崎嶇,但他們依然要堅定地走下去。 現在山宇軟件已升級到第四代,但是功能還是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研發人員也會在客戶提出要求下進行2次開發,他們的需求其實就是企業前進的動力。通過客戶的需求,他們也不斷地積累經驗納入自身的體系之中進行不斷的更新。不論是軟起動器還是變頻器,價格已經越來越透明,國內和國外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差距也越來越小,在這種形勢下,產品的可靠性成了客戶最關心的因素,對此山宇同樣重視。他們通過了大大小小的認證,余總在和我們介紹時非常自豪,那不僅是一些證明文件,更是山宇通過努力所獲得的認可。從一無所知到和眾多高新企業同臺競爭,而且還在2006年開辟了海外業務,這已經是一種質的飛躍。
目前山宇在全國設有50多家代理商,其中A類有8家左右,這些都是年銷售額在幾百萬元以上的代理商,山宇對A類代理商的選擇其中一點就是一定要有服務隊伍,這樣才能保證客戶能夠得到最好的服務。余總認為再過硬的產品,如果信譽很差,這個企業還是沒有長久的生命力。 多年的創業,經歷過黑暗中的摸索,客戶的拒絕,產品技術的瓶頸,競爭的壓力,但余總從未想過要放棄,要退出。在溫州人的詞典中,退卻=恥辱。但是高科技產業對技術的高要求是必然的,高效的管理對于產品質量的提升非常重要,而質量又是企業生存之本,所以只靠以前家族式的管理,或象當初自己做生意時一樣的再去親力親為,不但自身很辛苦,對企業發展也是有害無益的。 山宇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活動,老板也參與其中,因為在實際的運作中,越來越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優秀的管理人才才有優秀的質量意識,有了良好的質量意識,產品的質量才能保證,這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余總認為:一個企業能否保持長盛不衰,并結終保持較強的競爭優勢,關鍵還在于產品的質量,特別是品牌產品品質。提升品質的過程,就是持續創新的過程,長期以來,我們始終如一的強化這一市場化質量管理理念。在質量保證體系上做到“嚴”,在質量考核上堅持“緊”,在質量水平上追求“穩”。 山宇公司始終堅持認認真真辦企業、扎扎實實做產品,勤勤懇懇為用戶服務的基本經營理念,不斷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己任,不斷深化企業管理,不斷研究市場發展的規律,是全體山宇人歷年來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
記者后記: 我們是在上海工博會上采訪的余總,坐在我面前的他,神采奕奕,給我有種企業家的風范。其實所有創業的人的經歷我都很感興趣,我相信那都是一段傳奇,只是很多人礙于宣傳的需要無法將最真實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與我們分享。余總身上有溫州人實干的個性,也有著幾分北方人的豪爽。我們約好下次再見。 [/align]
聲明:本文為中國傳動網獨家稿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