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電網成為能源革命制高點

時間:2012-08-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電網的發展成為各國的熱門話題,它的發展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整個經濟發展,所以都很重視其發展,將成為能源革命制高點。

     智能電網的發展成為各國的熱門話題,它的發展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整個經濟發展,所以都很重視其發展,將成為能源革命制高點。

  丹麥既非制造業大國,在傳統能源領域也鮮有優勢。但這個北歐小國在新能源及信息化產業發展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之路。

  數字化戰略:節省人力物力資源

  2011年年底,丹麥政府正式啟動2011-2015年公共部門數字化戰略,提出逐步減少紙質表格和郵遞信件的使用,盡可能將公民向公共部門遞交申請、報告、信件等書面通信數字化。預計到2015年,80%的丹麥公共部門向公民發送的信件將采用電子郵件,80%的申請表格將使用電子表格。此舉預計在2011-2015年間可為丹麥政府節省10億丹麥克朗(約1.65億美元)的公共支出。

  為進一步提高網上登錄服務的便捷性,實現互聯網公私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丹麥自2010年7月起推出個人數字簽名一體化系統NemID。NemID由個人預設的密碼和一張可隨身攜帶的代碼卡組成。用戶憑借NemID便可登陸網上銀行、稅局系統及公私機構的網站,登錄后可進行個人稅務年報查詢、信息更新、補交稅款、簽證申請、發送探親訪友邀請、醫療咨詢等操作。NemID的引入真正實現了“數字一卡通”,減少了密碼過多或需攜帶眾多電子銀行口令卡所帶來的煩惱。

  對社會管理體系而言,NemID不僅提高了社會管理效率,也進一步節省了人力和物力資源。NemID在丹麥的應用已成為公共部門數字化帶動私營公司迅速發展的成功案例,公共部門和私營公司之間創新互動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更為丹麥企業提供了新的競爭優勢。

  可再生能源:發電輸電用電成一體

  美國學者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描述,未來社會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將實現在家庭、辦公區域以及工廠中自助生產綠色可再生能源。正如人們在互聯網上可任意創建屬于個人的信息并分享一樣,任何一個能源生產者都能將所生產的能源通過一個智能電網與他人分享。

  作為世界風電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先驅國度,丹麥在大力發展和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同時也致力于積極測試和開發智能電網,旨在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整合可再生能源網絡,全力打造一個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生產、儲存和共享的智能網絡,為第三次工業革命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丹麥能源協會智能電網負責人莫滕·巴斯德高·特洛勒介紹,丹麥自2011年開始在其位于波羅的海的博恩霍爾姆島上展開第一個完整的智能電網測試,目前該島已有2000個家庭加入這項測試。人們住在裝有智能電表和智能電器的智能房屋里,智能電網與天氣預報系統相連,可自動調節室內溫度,營造最舒適的居住環境。智能電網還可根據整個電網的負荷和能源價格自動調節冰箱、洗衣機、烘干機等所有家用電器的用電量。如果整個電路達到負荷最大值,智能電網就會進行智能調整,關閉部分次要電器以避免出現電網超負荷的情況。比如,智能電網可選擇在電路負荷最低的時段,自動開啟洗衣機進行洗衣工作,最合理地利用電能。

  特洛勒說:“除了上述功能外,未來的智能房屋屋頂的太陽能面板、后花園的風力發電機還可產生可再生清潔能源。我們的房屋將變成可再生能源的一種存儲器,我們還可通過智能電網將自己剩余的能源與他人分享。未來發電、輸電、用電將成為一體,由智能電網靈活控制。”

  智能電網:大型蓄電池是主角

  日本認為智能電網的主角是蓄電池。所謂智能電網,就是在發電充足的時候把電儲存起來,發電不夠的時候讓蓄電池放電,并用信息技術加以控制和調節,放電量根據實際需要,從而既保證電力供應,又節約用電。

  鋰離子蓄電池是一個思路。但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蓄電量太小,多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便攜裝置。家用蓄電池的容量大約需要5千瓦時,相當于手機鋰離子電池的1700倍。大型鋰離子蓄電池的研發正在日本緊鑼密鼓地進行,三菱電機公司已經推出了由312個鋰離子電池構成的小型組合蓄電池,蓄電能力達1.6千瓦時,價格為20萬日元(約2555.6美元)。

  川崎重工業公司則把智能電網用鎳氫蓄電池推向市場,和此前的大容量蓄電池相比體積可縮小到三分之一以下,到2013年該公司計劃銷售額達100億日元(約1.3億美元)。

  智能電表則是智能電網不可或缺的重要配角。日本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電表也在加速開發。日本大崎電氣工業公司在大阪投資20億日元(約2555.6萬美元),設置生產下一代智能電網用智能電表,計劃到2013年投產。三菱電機也轉向生產智能電表。

  此外,智能電網需要把各種設備連接,因此要有統一規格。日本非常重視智能電網國際標準的開發。經濟產業省已經成立“關于下一代能源系統國際標準化研究會”,發表《關于下一代能源系統國際標準化》的報告。

  日本計劃在2030年全部普及智能電網,同時官民一體全力推動在海外建設智能電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