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力發電網訊:今年貴州雨量豐沛,水庫蓄能值已逼近極限值。但是,不少小水電企業面臨“發電越多、虧得越多”困境,發電收入減少,部分企業瀕臨破產。
“香餑餑”成“燙手山芋”
入夏以來,貴州省多次出現強降雨,部分地區遭遇洪澇災害。據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統計,目前,全省水電蓄能值已達100億千瓦時,逼近極限值116億千瓦時。面對豐沛雨量,貴州的小水電經營者卻一籌莫展。
“今年降水與去年相比有天壤之別,電站""吃飽’不成問題,但由于上網電價低,建設經營成本高,部分電站發電越多虧得就越多。”貴州省民營水電行業商會會長賈啟海說。
貴州省能源資源富集,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948萬千瓦,其中,小水電技術可開發量733.5萬千瓦。隨著“西電東送”戰略實施,2002年起,小水電掀起開發熱潮,各路資本競相“跑馬圈河”。
據貴州省水利廳農電局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小水電站1370座,裝機容量232.9萬千瓦,在建小水電站140座,總裝機80萬千瓦。
“從""跑馬圈河’到持續虧損,小水電就像在進行一場殘酷的馬拉松比賽,大家一直在用有限的體能堅持著,但離終點還有多遠、還能堅持多久卻是越來越沒底了。”賈啟海說。
貴州省民營水電行業協會近日舉行的“共商小水電生存與發展研討會”上,多數電站負責人反映,目前電費收入只能維持支付貸款利息、人工工資、運行維護費和繳納各種稅費等,企業無法計提折舊。“想要轉讓很難找到買家,電站成了""燙手的山芋’。”
虧損嚴重瀕臨破產
據貴州省民營水電行業商會統計,目前小水電站年發電平均成本0.3元至0.35元/千瓦時,而上網電價最高為0.2574元/千瓦時,最低0.2174元/千瓦時。
六枝特區平基水電站總裝機2920千瓦,總投資1900多萬元,2007年并網發電。電站負責人張麗法算了一筆賬:折舊費63.27萬元、水資源費4.48萬元、10名員工工資18萬元、貸款利息84萬元,加上增值稅、管理費用等,電站年發電成本232萬多元,按照年售電量633.06萬千瓦時計算,平均每千瓦時成本0.365元,較上網電價0.2204/千瓦時高,虧損運營。
貴州省民營水電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建華說,與2003年相比,2008年以后建成的電站建設成本約增加2.5倍,每千瓦造價達1萬元以上,單位電能造價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1.5元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元以上。
除民營小水電企業,一些國營中小水電也入不敷出。芙蓉江魚塘電站和清溪電站隸屬于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于2005年和2009年投產。公司總經理張志強說,兩個電站投產后連年虧損,截至2011年底累計虧損1.31億元,虧損額已超過資本金的65%。
此外,小水電貸款門檻高、利息高、期限短也導致企業經營困難。一些國有商業銀行要求小水電規模在5000千瓦以上才予以貸款,地方信用社貸款期限一般5年左右,且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0%至60%。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民營小水電通過借高利貸解決籌資難問題
上調電價難解困境
為紓解小水電企業困難,近年來上網電價多次上調。據貴州省物價局統計,“十一五”以來,小水電標桿上網電價從2005年的每千瓦時0.17元上調到目前的0.2474元(裝機1萬千瓦以下)和0.2574元(裝機1萬至5萬千瓦)。
貴州省物價局副局長何灝說,2011年11月的全國電價調整中,經過協調和努力,貴州省水電上網電價普遍上調1.7分錢。按照當年上網電價兩次上調共計2分錢和上網電量計算,共增加水電收入約4.64億元,今年預計可增加收入超過8億元。
“上調上網電價有效緩解了小水電經營困難的狀況,但是,近年來貴州省移民征地費、人工工資、銀行利息等不斷上漲,小水電建設和運行成本增長幅度遠高于上網電價增幅,導致企業成本倒掛。應該按照2006年8部門出臺的文件,實現同網同價。”賈啟海說。
對此,貴州電網公司財務部主任顏朋認為,根據電力法“上網電價實行同網同質同價”的規定,同網、同質是同價的前提條件。但是,貴州省小水電多屬于徑流式發電,缺乏蓄水調節能力,必須依靠火電機組或調節能力強的大中型電廠的調節才能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相比而言,小水電的質量及發揮的作用與大火電、大水電不一樣。
貴州省余慶縣有小水電企業8家,水電站14處,裝機容量1.56萬千瓦,所發電量全部上網。一些電站負責人反映,隨著近年來氣候變化,雨量分布不均,電站年發電小時已從原來的3500小時降至2500小時左右,發電收入縮減。
貴州省水利廳農電局局長吳新黔說,從最初的“點亮農村”到開創水電農村電氣化道路,小水電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尤其是在提高農村電網穩定性方面,既提高了電網末端電壓,也大大降低了線損。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上網電價低、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相關優惠政策還有所欠缺等,這些困難和問題有待采取有效措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