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變而生 釋放價值 ——2023年直驅產業技術應用發展論壇圓滿舉行
文:文 / 編輯部2023年第五期
導語:9月8日,由美的高創傳動總冠名、傳動網及直驅產業聯盟共同舉辦的“向變而生 釋放價值”——2023年直驅產業技術應用發展 論壇于蘇州圓滿舉行。此次活動匯集300多位國內直驅行業的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目前中國直驅技術市場的發展和解決之道,促進 行業交流與互動。
向變而生 智造升級
在上午主會場的活動伊始, 直驅產業 聯盟理事長單位/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 群高創運動控制公司總經理孫軍凱 在致辭 中表示,直驅行業的整體走勢從去年的高 歌猛進到今年的微升,面臨著應用市場及 技術的挑戰,這是一個多變的時代,身處 于一個調整的階段,面對很多不確定因素 時,整個產業都應當去思考,企業要采取 什么樣的策略才能長久生存,這需要大家 去擁抱變化,所謂變局,究其本質而言, 其實就是企業要做好“內功”,實實在在 地落地生根,能夠提供客戶認可的價值, 即“釋放價值”。
直驅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聲亮
在發言中表示,比亞迪王傳福不久前呼 吁:“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而對 于直驅行業來說則是:“在一起,才是 中國精密智能制造”。據調研統計, 目前國內直驅技術相關企業共計約有 4670家,注冊成立15年以上的企業約 有1980家,直驅高精密測量大有可為, 0.005mm成為劃分高端裝備制造精度測 量領域性能與價格的分水嶺。
哈爾濱工業大學寇寶泉教授介紹了 現代直線電機的最新發展趨勢,每種旋 轉電機都有對應的直線電機,由定子演 變而來的一側稱為初級;由轉子演變而 來的一側稱為次級。直線電機一般按結構型式、功能用途、工作原理來分類。 目前,直線電機的應用主要涉及七個領 域,即工業領域、信息與自動化領域、 交通領域、物流輸送領域、民用領域、 軍事領域及其它領域,直線電機的新興 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
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高創運動 控制公司競爭力中心部長張仕杰表示, 直驅技術的發展與特性主要由供給決定 需求,DDL和旋轉直接驅動馬達DDR在 高端行業的應用已經多年,生產工藝的 進步使得直驅電機進入通用領域,直驅 電機開始逐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并取代傳 動機械傳動結構,隨著成本的進一步下 降,市場持續增大。針對高路徑跟隨準確度和低整定時間的應用中, 高創STX開發了一種自適應非線 性控制算法,名為HD Control (HDC)。
江蘇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市場及戰略中心總經理王安華分享了數字化工廠產線自動化設計的經驗,他 表示, 現階段我國很多中小型企業仍處于數字1.0狀態,很多 企業經營者對于數字化建設的理解存在急功近利、 一蹴而就的 認知。大家都知道,數字化工廠需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但 在現實中卻變成“分布規劃,分步試試“。科瑞恩認為精益管 理是數字化的基礎,虛擬與現實的結合,IT基礎設施是數字化 工廠的戰略“能源”。
上海贏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微認為,隨著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與下游需求的持續增加,國家產 業政策高度支持,全球半導體產業重心轉移,應用市場快速升 級,這些使得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市場空間迅速擴大。但同時, 也要看到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例如: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鏈 配套能力還有待加強,高端人才儲備相對不足等等。由于半導 體制造工藝的加工工序繁多,因此在制造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 的半導體專業設備,這也為國內本土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 展機遇。
雅科貝思精密機電(上海)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張宇重點介紹了直驅技術在機床領域的開發情況,高檔數控機床的發展基于電主軸、直驅電機、反饋系統、數控系統、軸承等關鍵 功能部件及軟件,目前出現了以下發展趨勢:高速化、高精度 化、功能復合化、智能化。直驅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高精 度、高速度與高加速度、不受行程限制、少維護、精度壽命長 等優點,雅科貝思在機床領域的應用上實現了技術突破,持續 為客戶應用創造價值。
匯川技術INOVANCE產品總監林鼎潤表示,匯川技術采 用“外專內融,雙輪驅動”的策略推動企業發展,在直驅技術 市場上,公司緊緊圍繞高精、高速、高能效三大客戶價值,在 新興領域、精密領域及傳統工業領域為客戶帶來創新的直驅產 品和解決方案。在傳統工業領域,匯川技術開發的永磁直驅電 機取消了減速機和液力耦合器等中間傳動環節,系統節電率顯 著提升,助力客戶實現“雙碳”發展。
在此次活動中,直驅產業聯盟華東分部正式成立,奧茵紳 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耿新紅與傳動網董事長蘇美萍 女士共同出席了華東分部揭牌儀式。
在今年的高峰對話環節,邀請到上海贏朔電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總經理呂微、江蘇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 王安華、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林鼎潤、哈爾 濱工業大學寇寶泉教授、雅科貝思精密機電(上海)有限公司 全球直驅電機事業部總監印欣博士、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高創運動控制公司總經理孫軍凱、上海果栗自動化科技有限公 司董事長池峰等七位行業資深人士,針對目前直驅技術市場的 發展狀況,以及如何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如何實施供應鏈協同 開發等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奉獻了一場用真知灼見帶來的思 想盛宴。
精益創新 釋放價值
在下午的技術與應用分會場中,首先由樂達博華自動化 (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濤做主題演講,樂達博華由博世全額投資成立,傳承力士樂產品技術創新和卓越品質,產品線 包括運動控制與驅動解決方案、組裝與線性傳動系統、FTS磁 懸浮柔性輸送系統等,傳承德國技術基因,造就卓越品質與穩 定性,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創新產品,其中的FTS是一種基 于反置直線電機原理、利用磁力驅動的高速輸送系統。
上海果栗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CTO周金明介紹到,工業 制造發展到工業4.0時代,柔性環形線的出現,是由于傳統技 術解決不了客戶對于高速、高精密、柔性化的應用要求;而磁 懸浮傳輸技術則具有效率高、靈活性高、無塵等級高、通用性 高、擴展性高、節省空間等特點,未來國內相關業者將同心協 力,各展所長,共同構建以“智能化、 數字化、柔性化”為特 征的IDF產業生態體系和技術平臺,開創屬于中國企業的智能 制造新時代。
奧茵紳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樂志勇指出,半 導體設備大致上可分為前道、中道、后道、測試設備等,其中 前道中的拉晶、倒角、研磨、拋光、外延是核心設備,目前還 是以國外設備為主,后道設備的國產化率逐年提高,也是競爭 最為激烈的市場。目前,國產前道設備中,除了等離子注入、 光刻機以外,其他設備的國產率也正在提升之中。封測設備市 場的規模穩中有升,但國產化率較低,國產設備在這一領域具 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蘇州直為精驅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吉柱表示, 高精度定位平臺影響精度的因素之一就是溫度因素,即熱誤 差,產生原因分為內外部兩大方面,內部原因有導軌副的摩擦 熱和電機運轉時銅耗及鐵耗產生的熱量,外部原因為空氣對 流和光線輻射。在定位平臺總誤差中,熱誤差占總誤差量的 40%~70%。同時定位平臺材料的彈性模量隨著溫度的變化而 變化,使得定位平臺的剛度不再是定值,這將影響平臺振動規 律,對預測精度產生影響。通過SSA算法優化BP神經網絡,驗 證了SSA算法對于BP的熱誤差建模具有優化效果,并對其他定 點進行建模預測,驗證了SSA-BP算法具有一定泛化能力。
上海繁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伺服產品經理吳勇德指出目前直驅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三大特點,即標準化、定制 化、易用化,預計到2025年,中國直驅技術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90億元以上。這為中國直驅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同時 也對直驅企業提出更好用、更高性能、更便宜等產品和技術的 要求。在直驅應用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下,標準化和更低成本 的直驅產品及方案成為了市場的主要訴求;同時,用戶對于高 性能直驅產品和定制化的需求持續增加,對核心部件國產化的 要求也較為迫切。
希控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行業經理吳俊華介紹了磁性傳感技術在直驅行業的應用,磁柵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傳感器讀取每個磁截矩時,產生模擬量信號,并根據不同細分能力進行等分這些信號。SIKO擁有強大自主研發的能力, 大部 分磁頭可更換分辨率,SIKO定制化直線電機磁柵解決方案, 使用無磁柵尺解決方案,讀取定子磁場給出位移反饋;緊湊型 解決方案,無需額外的安裝傳感器空間;絕對值產品定制化方 案,采用特殊開放式設計無需外殼,緊湊型設計方案,使用長 度可達10m。
大地熊(寧國)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宋杰介紹到,燒結釹鐵硼(NdFeB)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磁性 能最高,有 “磁王”之稱,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工業電 機、風力發電、信息產業、家用電器等領域。大地熊燒結釹鐵硼 稀土永磁體涵蓋多種規格,七大系列80多個牌號,采用含Cw、 無重稀土、GBD等新工藝,最大磁能積高達54MGOe,內稟矯 頑力高達40kOe,可滿足客戶對不同性能和成本的需求。
活動尾聲, 睿工業副總經理閻學會作《2023年中國智能 裝備&工業自動化市場回顧與預測》的主題演講,2023年自 動化市場規模同比有所下降,行業需求低迷。在過去的十多年 間,周期性較為明顯,2023年或將到達本輪周期的低谷。下游 行業需求普遍萎縮,少數行業的增長很難對市場形成全面的支 撐。近幾年,直驅產品整體增長率一直普遍高于其他自動化產 品。2023年,在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工業制造業需求疲 軟,整體直驅市場規模將有所下滑。MIR預測2024年直驅市場 規模將恢復正增長,未來增長率將高于自動化整體行業水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