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CAT 優化自動化裝配系統的性能 ——主動系統監控助力實現快速裝配
文: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2023年第五期
導語:STIWA 集團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一直采用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通過不斷提升計算機算力突破技術極限,實現 周期時間小于一秒,定位精度在百分之一毫米范圍內,并且使用先進的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進行主動系統監測,以確 保基于數據優化調度生產過程。
引用STIWA集團決策者的話說:創辦一家成功的企業意味著要抓住機遇,對前瞻性技術和發展趨勢及時做出判斷,并將它們應用到具體的解決方案中。STIWA集團至今50年的歷史完美地說明了這一點。換句話說,這家位于奧地利阿特南?普赫海姆的小型機械工程公司崛起為制造及高性能自動化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絕非偶然。“集團創始人WalterSticht的性格決定了公司能夠取得如此成功的發展。他是一個天才級的技術員,才華橫溢,壯志凌云,很早就認識到了倍福基于PC的控制技術的潛力,并且是第一批開始探索倍福于上世紀90年代投入到市場
的新型解決方案的人之一。”STIWA集團軟件開發和創新業務部門負責人MichaelPauditz在回憶公司如何開始與倍福緊密合作時說道。
當時,倍福還只是自動化領域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面孔”,但他們從一開始就承諾:不斷研發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自動化產品,以永久改變工業自動化領域。“自那時起,我們就一直齊心協力,突破各種技術極限。”MichaelPauditz補充道。事實上,STIWA通過使用可靈活匹配的模塊化硬件和軟件以及企業集團內部的閉環反饋回路突破了其系統的性能限制。
1品質超群的“隱形冠軍”
STIWA集團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既是高性能自動化設備制造商,同時也是運營商,集團旗下公司眾多,有自動化設備制造公司STIWAAutomationGmbH、軟件方案開發公司STIWAAMSGmbH以及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STIWAAdvancedProductsGmbH,彼此之間通力合作。這意味著,這家位于奧地利的集團可以在自己的生產環境中進行概念驗證。持續記錄所有相關的設備和工藝參數并對其進行詳細分析,確保能夠將從持續運行中獲得的經驗立即作為優化建議反饋給研發部門。“我們一直與甘珀恩工廠保持著密切互動,建立了深厚的專業知識根基,否則就不可能實現如此先進的自動化。”STIWA AutomationGmbH公司CEOMichaelFuchshuber認為,STIWA系統中每一微秒、每百分之一毫米、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性能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一直致力于推動我們的系統超越傳統極限。”MichaelPauditz補充道,他證實了集團作為全球公認的高性能自動化領域的“隱形冠軍”地位,感到有義務在每一種情況下提供最大可能。”MichaelPauditz補充道。LTM-CI這幾個字母如果轉換成技術關鍵數字,意思是采用微型設計(M)的線性(L)輸送系統(T),設計用于超快速裝配尺寸不超過30x30x30mm的小型零部件:每
個系統最多可有24個加工模塊,可在亞秒范圍內以三到五個自由度完成激光焊接、用螺絲固定、壓裝、貼標、測試、測量以及0.08mm的送料和定位精度。
2高性能、標準化的軟件架構
STIWA表示,他們找到了倍福,找到了實施這個在很多方面都很出色的高科技解決方案的完美合作伙伴。兩家公司憑借他們的協作創新思維,基于TwinCAT創建了一個模塊化的PLC框架,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快速調整。“我們總共花費了約500人/年進行基礎開發,設計出了一款高性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可用于機械工程以及建筑自動化、過程自動化或實驗室自動化。”MichaelPauditz在描述97%基于全集成、一致的并經過廣泛測試的軟件架構的系統藍圖時說道。只有剩余的3%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整。倍福PC控制器的存儲或計算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我們通過一臺工業 PC以0.5秒的周期時間協調多達50根NC軸。同時,系統可以監測每一根軸的運動,從而能夠進行基于事件驅動的生產過程調整,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MichaelPauditz詳述道。倍福的EtherCAT總線和分布式時鐘原理為實現從軸位置到實時值的PLC轉換奠定了技術基礎。STIWA利用此項技術識別以高達3米/秒的輸送速度向下一個加工工位移動的工件運載裝置。倍福的各種EtherCAT超采樣端子模塊和帶時間戳功能的EP1258EtherCAT端子盒(8通道數字量輸入)都展示了它們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
在一個典型的STIWA系統中,必須每隔0.5秒就將超過10 MB的原始數據轉發給各種系統設備。為此,自動化設備規范(ADS)協議在TwinCAT系統中提供了一個傳輸層,使得TwinCATNC和TwinCATPLC之間能夠直接通信。各個生產過程的控制算法(如激光硬化中激光掃描鏡的控制算法)都存儲在PLC中。任何偏離目標時間的情況都會被系統檢測出來,并報告為可以誤差指標,以便實施主動誤差監測。“倍福針對STIWA集團的特定需求開發了一些TwinCAT軟件功能,包括用于非周期性循環過程的FIFO功能塊,在這里,可以通過PLC 程序永久‘重新填充’軸當前位置。”倍福奧地利分公司銷售代表AndreasBernreitner表示。
3從傳統的合同制造商到創新驅動者
STIWA集團的成功秘訣在于,在公司的50年發展歷史中,它不僅僅是一家合同制造商,更一直是創新驅動者。他們很早就轉為使用基于軟件的PLC技術,當時只有少數先驅者認識到這項技術具有前瞻性,并在公司一直追求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中延用下去。STIWA通過使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實現了車間主動系統監控和自動流程優化等目標。集團收獲的最大附加值是一個全集成系統,它可以持續為客戶帶來顯著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老客戶的大量需求以及新市場和新行業的進一步增長證明了STIWA集團發展方向的正確性:“當然,我們對未來有很多規劃,而TwinCAT則是我們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否則,我們就無法以目前取得的質量水平調節高度復雜的生產過程。”MichaelFuchshuber強調道。
STIWA以前只是一家傳統設備制造商時,主要滿足客戶的一些特殊需求(來圖加工方式),但未來,他們作為一個集團公司,將主要關注自己的產品開發,MichaelFuchshuber解釋道:“近年來,全球汽車制造業危機等挑戰充分說明,我們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動態的市場和技術環境。這正是我們需要應對的。因此,我們正越來越多地推動自主生產高度創新的新型解決方案。我們與STIWAAdvancedProducts公司一起,為甘珀恩工廠打造了從產品原型到規模量產的創新產品理念。近年來我們還與總部位于福拉爾貝格州的Inventus公司合作并成立了合資企業。”此外,成立于2019年的XeelTech公司正在研發革命性的新產品,如基于磁流變液(MRF)的旋轉編碼器,它可為操作者提供觸覺反饋,反饋模式的類型可通過軟件自由編程。
聲明:本文內容由企業提供,如涉及版權、機密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