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不停步

文:李方園2021年第二期

導語: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碳中和背景下的國產先進控制技術機遇

  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中國在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在各種能源結構中,顯然水電是實現碳中和的最佳電源之一。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水電裝機總容量達3.7016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裝機3.3897億千瓦,抽水蓄能裝機3119萬千瓦。近年來在水電控制中,都相繼采用了國產先進控制技術,比如國內首套自主可控的“華電睿信”水電智能監控系統于2019年12月在華電洪家渡200MW機組水電站成功投運后;2020年11月,基于國產CPU和操作系統的新一代“華電睿信”水電智能監控系統,又成功在華電貴州構皮灘水電站600MW機組投運;和利時控制系統也在各地的水電裝機中獲得多次應用……這些都標志著我國水電控制系統在大型水電站上實現了自主可控的成熟應用,同時也為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提供了能源工控應用場景,有助于加快工控系統產業鏈國產化進程。

  在可預計未來國內芯片自給率達到70%的宏偉目標下,借助“碳中和”的背景,國產高端芯片作為工業控制新型算力應用的基礎環節,高性能、高安全、低功耗、高智能的國產先進控制技術必將劃下濃重的一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二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