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EtherCAT線下路演活動在江西南昌成功舉辦
10月21日,EtherCAT線下路演活動在江西南昌成功舉辦。會上,來自EtherCAT技術協會的工業通信專家通過分析智能制造和高端設備的電氣系統面臨的挑戰,為現場的60多位參會者帶來了關于PC控制和EtherCAT技術的全景信息。
同時, EtherCAT技術的創始者——德國倍福公司也在會上分享了其領先的產品實施和國內外應用、以及在5G通信領域的前沿案例,從而全方位幫助江西省的制造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為應對新國際形勢下的挑戰做好準備。現場,德國倍福公司還帶來了豐富的EtherCA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展示。本次EtherCAT路演活動為當地制造業提供了更全面的、細致入微的工業實時通信和前景技術信息共享,從而幫助當地制造業能夠重塑“江西輝煌”。
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日前,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推進“碳達峰”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總方針,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10 方面重點任務,相應部署“碳達峰十大行動”,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達峰”工作,明確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目標任務,加快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國家能源局官宣支持風電光伏項目多建多發,及時并網
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積極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能并盡并、多發滿發有關工作的通知》。
在通知中,關于光伏發電內容,包含請各電網企業按照“能并盡并”原則,對具備并網條件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時并網;請各單位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快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配套接網工程建設,與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做好充分銜接,保障同步投運。
英飛凌:芯片短缺將持續到明年較晚時候彭博社11月9日報道,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在德國《商報》舉辦的一個汽車會議上表示,英飛凌的積壓訂單要到2022年較晚時候才能完成。
他表示,如果芯片、汽車生產能在明年第三季度恢復平衡,就是很好的情況了。Ploss稱,相信對汽車芯片的高漲需求將會持續,增加產能后可能會有“小泡沫”,但這不會是長期或重大問題。
據悉,汽車芯片目前占英飛凌銷售的40%左右。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近日發布
11月7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在上海發布,《報告》顯示,我國工業規模穩定增加,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30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 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2012年到202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由20.9萬億元增長到31.3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由
16.98 萬億元增長到 26.6 萬億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 30%。中國制造業企業500 強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從2012 年的 19.7萬億元、21.7萬億元,增長到2020 年的39.19萬億和37.4 萬億元;最新發布的世界500 強企業榜單中,中國工業領域企業有 73家入圍,比 2012 年增加了 28 家。
EDA冠軍 全球第一
在11月4日結束的EDA領域國際會議ICCAD 2021 上,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呂志鵬教授團隊獲得了CAD Contest布局布線(Routing with Cell Movement Advanced)算法競賽的第一名。本屆CAD Contest算法競賽共有來自12個國家/地區的137支隊伍參與,包括眾多國內外知名高校與研究機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京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根據ICCAD 2021 會議公布的競賽結果,華中科技大學團隊所設計的算法在所有測試算例上均達到了競賽中的最優結果。這支“戰隊”首次參加比賽就奪得全球第一且平均年齡才24歲。
ICCAD會議始于1980年,是EDA領域歷史最悠久的頂級學術會議之一,其中CAD Contest算法競賽作為會議的標志性事件,長期以來受到國際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訂單排到明年3月,工業“母機”一機難求
在疫情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受益于制造業需求拉動,工業“母機”企業出現訂單爆滿、一機難求的景象。
據媒體報道,從去年下半年起,到今年11月份,我國制造業復蘇明顯,再加上海外疫情倒逼制造業回流中國,直接拉動了機床的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5G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的明顯加快,市場對中高端機床的需求也旺盛起來。在廣東東莞一家機床生產企業,記者看到一片忙碌的生產場景。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初開始,隨著訂單的猛增,他所在的工廠不斷擴大產能,工人們三班倒滿負荷生產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3月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