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發展拓撲
——中國變頻器三十周年專輯
1995成立森蘭:中國變頻三十年,群雄逐鹿
何建波
《控制與傳動》:您如何看待中國變頻器三十年發展?變頻器技術這三十年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何建波:中國變頻器30年發展,可以用“群雄逐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來形容。從引進、學習、嘗試、推廣到現在的遍地開花。希望森蘭作為國內最早從事變頻技術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企業之一,我們見證了國內變頻產業的發展歷程。
變頻器技術的發展趨勢經歷大約三十年的研發與應用實踐,隨著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和高性能微處理器的應用以及控制技術的發展,變頻器體積越來越小,從直流到交流,從V/F控制到矢量控制;從拖動風機,泵類到拖動車床每分鐘5轉,從注塑機的變頻控制到伺服控制,廠家仍然在不斷地提高可靠性,實現變頻器的進一步小型輕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以及無公害化而做著新的努力。受益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拉動,變頻器作為變頻調速領域內的重要設備,未來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控制與傳動》:90年代變頻器市場發展狀況如何?此階段您印象深刻的事是?
何建波:國內變頻器行業發展經歷了從20世紀90年代的從無到有,21世紀初的小規模量產和十一五時期后的規?;慨a的變化。90年代國內變頻器市場,日系和歐美系的外資品牌基本獨占市場,國產品牌基本都才起步,如成都佳靈,希望森蘭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產品牌。國產品牌無論是在技術研發、品牌影響力及市場開拓方面,均非常弱。
希望森蘭的變頻器技術研發從1995年開始,1998年產品正式面市。面市之初,森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開拓面臨極大的挑戰。這個時候,希望集團董事局主席,大陸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言先生,就響當當地提出,森蘭要做中國最好的變頻器,森蘭要成為“國內品牌的領跑者,國際品牌的挑戰者”。就是在這樣的品牌定位下,森蘭艱難的發展之路就開始了,這就是那個時期,我影響最深刻的事情了。
《控制與傳動》:2000年以后,變頻器市場發展狀況如何?此階段您印象深刻的事是?
何建波:2000年以后,大批國產品牌誕生,且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二十一世紀初期幾年,國產品牌處在市場開拓初期,技術要求不高,主要以銷售帶動市場,應用也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外資品牌依然暫居絕對優勢。2008年以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若干產業的迅猛增長,這為國產品牌的原始資本積累和人才積累奠定了基礎。隨著2008年后的經濟放緩和回落,價格競爭進入白熱化,行業在逐漸經歷一個優勝劣汰的國產,技術落后,資金不足,規模較小的品牌,生存空間一再被擠壓甚至消亡;但如此同時,一些技術、市場領先的品牌,通過上市、并購等資本運作,企業迅速做大,國產品牌的陣營逐漸分化。
此階段,由于國內變頻器行業競爭品牌眾多,價格競爭成必然,外資品牌也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態,紛紛在內地建廠,降低運營成本,在一些場合,也參與到價格戰中,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充分市場競爭帶來的好處就是,用戶從中得到了實惠,同時也為變頻器在國內市場推廣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是印象深刻的事情。
《控制與傳動》:貴司在中國變頻器這三十年發展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有哪些突破性的大事?
何建波:縱觀森蘭近20年的發展歷程,森蘭其實一直在扮演一個“國內品牌的領跑者,國際品牌的挑戰者”的角色。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打造獨具森蘭特色的,遍布全國和海外的營銷服務網絡。產品線拓展,從開始的V/F控制,到后來的矢量控制和伺服控制;從低壓產品,到中高壓產品;品牌影響力,從西南一個默默無聞的品牌,到連續7次獲得中國自動化學會頒發的“中國國產第一品牌”,連續4次獲得中國電氣工業協會頒發的“中國電氣工業最具影響力品牌”,到國產變頻器行業“中國名牌”獲得者,中國馳名商標獲得者。一路走來,在很多競爭場合,森蘭直接和國外知名品牌PK,以良好的產品品質,及時周到的服務多次獲勝。大客戶開發戰略、海外市場拓展戰略,一項項都在緊鑼密鼓的規劃實施中,森蘭人一直在努力中。
《控制與傳動》:您對中國變頻器未來三十年的期待是?您對貴司變頻器未來三十年的期待是?
何建波:未來三十年的變頻器行業,應該會經歷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變頻器在眾多行業中都能實現高效節約電能,提高工藝水平等優勢,這也必然推動變頻器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
未來三十年的中國變頻器行業,將是企業在品牌塑造、研發創新、精細化管理、差異化營銷、精益制造,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等綜合實力的競爭。我期待著內資品牌不斷發展壯大,合作共贏,逐漸取代國外品牌的市場霸主的地位,把外資品牌擠出中國市場,同時逐漸走出國門,走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讓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引領世界變頻器產業。
我對希望森蘭未來三十年的期待是,成為一家“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跨國電氣集團”,這也是希望森蘭的企業愿景。